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属同翅目粉虱科。

分布范围: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是温室、大棚内种植作物的重要害虫。

为害特点:大量的成虫和幼虫密集在叶片背面吸食植物汁液,使叶片萎蔫、退绿、黄化甚至枯死,还分泌大量蜜露,引起煤污病的发生,覆盖、污染了叶片和果实,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同时白粉虱还可传播病毒,引起病毒的发生。

形态特征:卵长椭圆形,长约0.2-0.25毫米,初产淡黄色,后变为黑褐色,有卵柄,产于叶背。蛹椭圆形,长约0.7-0.8毫米,中间略隆起,黄褐色,体背有5-8对长短不齐的蜡丝。幼虫(或称若虫)椭圆形、扁平。淡黄或深绿色,体表有长短不齐的蜡质丝状突起。成虫体长约4.9-1.4毫米,淡黄白色或白色,雌雄均有翅,全身披有白色蜡粉,雌虫个体大于雄虫,其产卵器为针状。

生活习性:在北方温室一年发生10余代,冬天室外不能越冬,华中以南以卵在露地越冬。成虫羽化后1―3天可交配产卵,平均每个产.5粒。也可孤雌生殖,其后代雄性。成虫有趋嫩性,在植株顶部嫩叶产卵。卵以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极不易脱落。若虫孵化后3天内在叶背做短距离行走,当口器插入叶组织后开始营固着生活,失去了爬行的能力。白粉虱繁殖适温为18―21℃。

近日,有不少菜农反映棚室白粉虱发生较重,采取烟熏、喷药等多项防治措施,收效甚微。笔者经过仔细分析,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菜农没有真正了解白粉虱。白粉虱属于同翅目,粉虱科,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形成退绿斑,植株萎蔫,甚至枯死。繁殖力强,种群数量大,危害后分泌蜜液,影响蔬菜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翅面覆盖白蜡粉,不易粘上药液。清晨气温低时飞翔能力弱,出太阳后、气温高时飞翔力强。

二是用药时间不正确。白粉虱飞翔能力较强,大多数菜农在太阳出来后、叶片表面没有露水时用药,结果不理想。

三是用药配方不科学。有许多菜农认为,农药的价格越高效果越好,或者使用说明写得好效果就理想,其实只要配方科学,便宜药也能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针对白粉虱的发生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治:

一是放风口使用防虫网。避免成虫进入棚室产卵危害。利用白粉虱成虫具有趋黄性的特性,在棚室内悬挂黄色粘虫板。

二是调整用药时间。改在白粉虱飞翔能力弱的清晨用药。

三是科学用药。合理的用药可有效防治白粉虱,使用山东泰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粉虱净-5%啶虫咪乳油”,-倍稀释茎叶喷雾,每7-10天使用一次,可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粉虱净-5%啶虫脒乳油”在防治白粉虱上的使用案例分享

使用方法:茎叶喷雾。试验作物:黄瓜

使用剂量:-倍稀释均匀喷雾

试验温度:天气良好,温度30度

农户姓名:司明习

试验地点:寿光市留吕镇后尹家村

试验时间:年8月12日

试验结果:粉虱净在防治同翅目白粉虱上有很好的效果,施药1小时后,害虫立即停止取食,1天后达到死虫高峰,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持效期长,安全性好,针对高抗性白粉虱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未使用前:白粉虱危害黄瓜的叶片,吸食植物叶片,使作物萎蔫、褪绿,严重影响黄瓜的光合作用,而且白粉虱传播病毒病害,引起黄瓜病毒的发生。

使用粉虱净后:1小时后白粉虱变开始抽搐、落地、死亡,1天后效果观察,死虫率达到高峰,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白粉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有效的控制了虫害。

产品简介:

产品规格:ml*40瓶

防治对象:白粉虱、烟粉虱

产品特点:针对白粉虱发生严重、抗性大、难防治而开发的高效杀虫剂。产品展着性和渗透性强,虫卵兼杀,持效期长,击倒速度快,对作物安全性好,苗期和生长期均可以使用。

使用方法:-倍稀释茎叶均匀喷雾。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cjjg/3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