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推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工作,在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中贡献巾帼力量,结合当前实际,区妇联邀请林业种植、家政培训、非遗剪纸、生态农业、电商等各领域专家录制了“线上新农小课堂”,让姐妹们足不出户学知识,帮助妇女群众增长劳动技能,提升知识水平,增强信心,共渡难关。我们相约三月,让梦想起航!

主讲人:李秀平

宁河区森林植物检疫站高级农艺师。多次荣获“天津市林业系统森防先进个人”、“科技周优秀组织者”、“科技特派员先进工作者”、“天津市绿化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REC

课程内容简介:

随着林木病虫害的发生面积逐年递增,尤其是杨树食叶害虫对我区的林木造成的为害比较严重,通过介绍杨树食叶害虫的防治技术措施,让更多的林农掌握防治方法应用到生产中,使病虫害得到有效的除治,增加经济效益和保护全区绿化景观效果。

课程讲义

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技术

天津市宁河区森林植物检疫站李秀平

大家好,今天能在这里给大家讲解病虫害防治的问题,我感到非常的高兴。

病虫害防治的目的

随着绿色宁河建设不断推进,全区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造林面积不断扩大。由于我区造林上所选择的树种多以杨树为主,而这种单一的树种为树木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极易造成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近些年我区杨树受美国白蛾等食叶害虫危害日益严重,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及全区绿化景观效果,也大大降低了林农的生产经济效益。当病虫害发生严重时,树木大面积死亡,以至绝收,造成大量树木资源的浪费。因此,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要引起广大林农朋友们的高度重视。下面我结合实际介绍几种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及防治方法,供广大林农参考。

首先介绍一下食叶害虫美国白蛾

(一)、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及习性

美国白蛾的一个世代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种虫态,在我区一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一般翌年4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虫开始出现,5月8日左右为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成虫出现后,1—2天开始交配并产卵,卵多产于叶背,个别有产在叶正面,块状排列且整齐,覆盖鳞片及绒毛。7月上旬为第一代成虫羽化盛期,8月中旬为第二代成虫羽化盛期。美国白蛾各代幼虫期平均在30天左右,危害盛期分别是:5月下旬—6月上中旬、7月下旬—8月上中旬、9月中下旬—10月上旬,此时期均为各代网幕明显期。初孵幼虫群集,吐丝形成网幕,取食叶片食量较大且排出黑色粪便,4龄后食量大增,并开始分散取食,可迅速将叶片吃光。幼虫老熟后爬到地面,在砖瓦、石块、墙缝、树皮裂缝、落叶杂草或表土内化蛹。成虫有趋光性及趋味性。

(二)、美国白蛾的主要特点

一是:食性杂,可危害包括林木、果树、花卉、农作物和蔬菜在内的多种植物。如:桑树、臭椿、白蜡、法桐、榆树、柿树等。二是:繁殖量大,一头雌蛾一次可产卵~粒,年平均繁殖后代0万头,最多可达2亿头以上。三是:适应性强,幼虫有极强的耐饥饿能力,15天不取食仍可正常繁殖危害。四是:传播途径广,一年四季均可随各种货物、交通工具等做远距离传播。五是:危害严重,爆发时可在一夜之间吃光一片果园、绿色植物。六是:严重扰民,老熟幼虫有进入农户、居民家中以及公共场所寻找食物和化蛹场所的习性。

(三)、美国白蛾防治技术措施

一是:要把好检疫关,采购苗木时,防止土坨带虫蛹。

二是:进行生物防治

仿生制剂防治:幼虫3龄前,用仿生农药灭幼脲3号倍液喷洒树冠,杀死幼虫。三龄后采用灭幼脲加苦参碱、高效氯氰菊酯等防治美国白蛾。

释放周氏啮小蜂:老熟幼虫期及化蛹初期释放小蜂防治白蛾。

三是:杀虫灯诱杀,4月中旬开始设置杀虫灯,诱杀成虫。

四是:剪除网幕,美国白蛾4龄前结网危害,用高枝剪剪除网幕,并消灭网幕内幼虫。

五是:绑草把,老熟幼虫下树化蛹前,在树干上绑草把,诱集下树化蛹的老熟幼虫,并集中消灭。

根据多年的防治实践经验,结合美国白蛾在天津地区的发生发展规律,总结出对美国白蛾的防治应该主攻第一代。由于美国白蛾越冬蛹的存活率、成虫羽化率、产卵量、幼虫的孵化率都比下一代低的多,一般年份里,第二代幼虫的虫口密度要比第一代高2—3倍,相对而言一代的防治要减少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防治效果好;幼虫网幕多集中分布在树冠中、下部,分布范围小,多呈点状分布,利于人工剪网,便于药物防治,漏打机率小;此外,第一代防治时气温舒适,防治人员打药作业时不易疲劳,工作效率高。

以上介绍了美国白蛾的发生及防治,下面介绍一下杨扇舟蛾的发生及防治:

(一)杨扇舟蛾的发生规律及习性

杨扇舟蛾主要危害杨、柳等树种,是我区林木的重要害虫。幼虫危害寄主植物叶片,1~2龄幼虫群集啃食下表皮和叶肉,残留上表皮和叶脉,2龄以后吐丝缀叶,形成虫苞,3龄以后食量骤增,分散取食,可将全叶食尽,仅剩叶柄,影响树势正常生长,造成树势衰弱。杨扇舟蛾一年发生4代,4月上中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5月上旬为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6月上中旬第一代成虫开始羽化,第2代成虫出现于7月上中旬,第三代成虫出现于8月上中旬—9月上中旬,以三、四代幼虫危害最为严重,易造成灾害。越冬代成虫卵多产于枝干上,以后各代产于叶背面,每头雌虫可产卵—粒。幼虫5龄,最后一代幼虫老熟后,多在土表3—5mm深处化蛹越冬。

(二)、杨扇舟蛾防治技术措施

1、杀虫灯诱杀成虫:利用成虫具有趋光性在林地设置太阳能杀虫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可以大大降低虫口密度。

2、彻底清扫地面落叶、枯枝、杂草,将其集中深埋或烧毁,刮除树干虫茧,消灭越冬蛹,减少虫源。

3、摘除虫苞:利用初龄幼虫吐丝群集危害的习性,及时摘除1~2代幼虫虫苞,以降低虫口密度。4、刮除卵块:对苗圃幼树和幼龄林,可于卵期摘除卵块,集中销毁。5、幼虫期喷洒灭幼脲、杀铃脲、苦参碱等药剂防治,配比浓度为-倍液。6、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以上介绍了杨扇舟蛾的防治防治技术措施,下面介绍一下春尺蠖的发生与防治。(一)、春尺蠖为害特点春尺蠖,又名杨尺蠖、造桥虫等。主要危害树种有杨、柳、榆、槐、苹果、梨等多种林、果,此害虫发生期早,幼虫发育快,食量大,常暴发成灾。幼虫危害叶片被害叶片轻者残缺不全,重者整枝叶片被吃光,吃光叶片后,幼虫吐丝借风力转移到其他树上危害。幼虫受惊时吐丝下垂。此虫一旦发生,轻则影响树木生长,严重时枝梢干枯,树势衰弱,引起林木大面积死亡。

(二)、春尺蠖的发生规律

春尺蠖在宁河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干基土壤中越夏越冬。3月上旬见卵,4月上旬开始孵化,4月下旬—5月上旬为危害高峰期,5月下旬幼虫老熟,在树冠下土壤中化蛹越夏、越冬,蛹期长。雄虫有趋光性,卵产于树皮缝隙、断枝皮下等处。成虫一般在傍晚羽化,早期羽化的雄成虫无飞翔能力,羽化后即在树干周围寻找枯枝落叶或树干裂缝疤痕处隐蔽,进入正常羽化期后,成虫飞翔能力增强,具有趋光性,雌成虫无翅,沿树干爬到一定高度后开始产卵,成块产于树皮缝隙、枝杈断裂等处,每雌产卵—粒。

(三)、春尺蠖的防治措施

1、中耕土壤:适时中耕,可消灭越夏、越冬的虫蛹,降低存活率。2、杀虫灯诱杀:成虫发生期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雄成虫。3、缠草绳:成虫羽化前,在离根部0.5m处的树干上缠草绳,引诱成虫产卵,3月底以前解下草绳销毁,消灭卵及初孵幼虫。4、成虫期防治:可采用树干涂毒环防治春尺蠖成虫:使用药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进行人工树干涂环,高度1-1.5米,绕树干一周喷施。用药量为1斤药兑30斤水,防治时间为春尺蠖成虫羽化期(2月底),持效期约为7天左右。5、幼虫期的防治:在树木发芽展叶期,春尺蠖幼虫3龄前防治效果最佳。用药为25%灭幼脲或杀铃脲-倍液、苦参碱乳油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防治,均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关于杨树食叶害虫的防治措施就介绍这么多,在此提醒广大林农,病虫害防治不能错过最佳防治时机,要积极开展防治工作,同时,疫情防控时期要增强防护意识,正确佩戴口罩,防治人员不扎堆,确保身体健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cjjg/4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