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扫光配方:苦参黄柏各g烟胶g枯矾木鳖肉大枫子肉蛇床子点红椒潮脑硫磺明矾水银轻粉各90g白砒15g制法:共研细未,熟猪油克化开,入药后搅拌均匀,做丸如龙眼大小,资瓶收贮,备用。主治:疥疮,头癣,脂性皮炎等。用法:外搽皮损处,每日1—2次。——《外科正宗》

★一笔钩配方:毛慈菇90g蜗牛g蟾酥(酒制)g白芷30g煅甘石川芎官粉各15g生半夏60g冰片麝香各0.6g制法:除蟾酥、冰片、麝香外,共研细粉,麝香另研兑入,蟾酥化开,冰片水溶,混匀做锭,每锭3克。主治:疖痈初起。用法:醋磨浓汁,外涂患处,每天1—2次。——《万病回春》

★七层丹配方:银珠60g章丹g铜绿30g松香g制法:以上各药依次入乳钵内,研成极细粉。主治:小腿溃疡,疮面腐肉不清。用法:用芝麻油调膏,摊敷疮面,有新鲜肉芽肿时,改为生肌散换药。——《朱仁康临临床经验集》

★七厘散配方:血竭30g儿茶6g朱砂3.6g红花乳香没药各3g麝香冰片各0.36g制法:共研极细粉,混匀备用。主治:有活血化瘀作用,多用于创伤出血等。用法:白酒调成糊状,外敷,每天1—2次。——《良方集腋》

★八宝丹配方:珍珠3g牛黄1.5g象皮琥珀龙骨轻粉各4.5g冰片0.9g炉甘石9g制法:共研细未,混匀备用.主治:生肌收口,多用于皮肤溃疡等.用法:撒于患处,每天2—3次。——《疡医大全》

★九一丹配方:熟石膏g升丹g制法:共研细未,混匀备用。主治:提脓祛腐,多用于溃疡、瘘管等。用法:撒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入疮口或瘘管。——《医宗金鉴》

★二白散配方:铅粉15g轻粉6g制治:以上先研成细粉备用。再用麻油炸槐枝梢枯,去渣取油,调入已备药粉备用。主治:脓疱疮等。用法:外用疮面,每天1—2次。——《外科大成》

★二味拔毒散配方:明雄白矾各g制法:共研细未、混匀备用。主治:拔毒消肿,清热止痛,多用于痈疡等。用法:浓茶水或熟葱泥调和,围敷患处。——《医宗金鉴》

★丁桂散配方:公丁香g肉桂g制法:研成细未,混匀备用。主治:活血化瘀,消散肿疡,常用于疖肿等。用法:掺于膏药上,贴患处,1—2天一换。——《临诊一得录》

★九华粉洗剂配方:朱砂18g川贝母18g龙骨g月石90g滑石g冰片18g制法:将各药研成细未,研和备用。或分装成30克一包,加麻油30ML,蒸馏水0ML,摇匀即得。主治:收湿止痒,多用于脂溢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用法:用毛笔刷涂于患处,每天多次。——《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大黄汤配方:大黄15g桂枝20g桃仁30g制法:共研细未,纱布包煎。主治:润燥养肤,常用于鱼鳞病。用法:加水0ML,煎成ML,温洗患处,每天1—2次。——《圣济总录》

★三妙散配方:槟榔g苍术g黄柏g制法:共研细粉,混匀备用。主治:渗湿止痒,主用湿疹皮炎。用法:少量渗出时外掺,脱屑结痂时麻油调敷。——《医宗金鉴》

★三品一条枪配方:白砒45g明矾60g明雄7.2g乳香3.6g制法:将砒矾二药研面细粉,入小罐内,煅至青烟尽白烟起,片刻后,约上下通红,住火,放置一宿,取出研粉,约可得净粉30克左右。再加雄黄、乳香二药,共研细末。厚糊调稠,搓条如线,阴干备用。主治:有腐蚀疮面作用,多用于瘰疬,疖肿,瘘管等。用法:将药条插入患处,每天1—2次。——《外科正宗》

★万宝代针膏配方:硼砂血竭轻粉各4.5g全头蜈蚣1条蟾酥1.5g雄黄3g片脑许麝香1.5g槟榔0.3g制法:共研细粉,蜜调为膏。主治:有解毒散结、消肿止痛作用,故常用于毛襄炎、疖肿、痈肿等。用法:疮顶用小针挑破,贴敷患处。——《证治准绳》

★马齿苋膏配方:马齿苋干粉50g蜂蜡10g熟猪油40g制法:先将油蜡共熔,兑入马齿苋干粉,调匀成膏。主治:杀虫灭菌,可用于深部真菌病,疣类等。用法:换药用,每天1—2次,或外搽。——《证治准绳》

★五香散配方:沉香g檀香g木香g零陵香g麝香g制法:各研极细粉,和匀备用。主治:花斑癣等。用法:水调为糊,外搽患处,每天1—2次。——《外科正宗》

★五倍子汤配方: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蓬房荆芥各30g制法:水煎成药水。主治:消肿止痛、收敛止血,多用于肛周湿疹、外痔等。用法:熏洗患处,每天1—2次。——《疡科选粹》

★化毒散配方:川连面乳香没药贝母各60g无花粉大黄赤芍各g雄黄60g甘草45g冰片15g牛黄12g制法:除雄黄、冰片、牛黄另研细外,余药共研细粉,与前三味药混匀即成。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止痒,可用于湿疹、皮炎脓疱疮等。用法:可用10%--20%的药粉配成粉剂或软膏剂外搽。——《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推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cjjg/4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