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现有荔枝面积万亩,占全国荔枝面积的14.59%,预计今年产量超过55万吨,是全世界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

“我们这里没有果园,只有果海。”茂名市水果局副局长刘付峤如是说。

连片种植的果园,一眼望不到边

茂名市现有荔枝面积万亩,占全国荔枝面积的14.59%,预计今年产量超过55万吨,是全世界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仅在电白区、高州市东部和茂南区的交界处,就有约万亩的种植面积。这些荔枝成片种植,是名副其实的荔枝林海。站在根子镇山顶的“红荔阁”俯瞰,目之所及,荔枝林一眼望不到边。

丰收带来的喜悦

记者从茂名市水果局了解到,全市有40个镇的荔枝面积超过万亩,大多集中在上述所说的三地交界处。这些区域内的荔枝,无论是种植技术管理、农资推广,还是荔枝销售,都是统一在一起的,没有明显的地域限制。

传统种植遇见政策扶持

碰撞出一片荔枝海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据考证,在唐朝进贡的荔枝就出自茂名高州市。高州市根子镇目前还存有年以上的荔枝树,而在羊角镇、禄段镇、霞洞镇和泗水镇,也保留有树龄在年以上的荔枝树。刘付峤说,在茂名,以荔枝命名的村庄有个,这也侧面证明了荔枝在当地的影响力。

年,茂名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念活山海经”的战略决策,提出建设“山上茂名”和“水上茂名”的奋斗目标。“山上茂名”主要指在山上大力发展水果产业,以香蕉、荔枝、龙眼、杨桃、番石榴和三华李等各种亚热带水果为主。自此,茂名荔枝得以迅速发展。据悉,当时的电白县政府明确表明,每个县委机关必须有一片不低于亩的种植园,将发展荔枝产业作为重中之重。

上世纪90年代,荔枝属于水果贵族,黑叶的售价达十几块钱一斤,优质品种如桂味和糯米糍,价格更是达到80元甚至上百元,引得许多人竞相种植。

茂名地处热带亚热带的过渡地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陆地面积大部分是山地,其中相当一部分坡度舒缓,土质肥沃,适宜种植各种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当地农民一直有利用河边岭脚和房前屋后土地种香蕉、荔枝和龙眼等水果的习惯,为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年茂名市荔枝种植面积约4.33万亩,到年达到了最高峰万多亩。此后不断进行品种结构调整,目前稳定在万亩。

改良升级品种

产业结构优化

在荔枝产业发展之初,黑叶、白蜡的管理相对简单,而引进的白糖罂、桂味等在技术方面要求相对较高,许多人因此选择种植黑叶、白蜡。年,白蜡、黑叶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茂名所有品种中占比均超过80%。

年,在政府推动下,当地开始大规模进行品种改良工作:将一部分黑叶、白蜡改为早熟的白糖罂和妃子笑,一部分改成晚熟的桂味和糯米糍,这一做法不仅提高了品种质量,还错开了上市时间,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到年,白蜡和黑叶的产量占比已经降到64%,成效显著。

年,高州种植户刘树球对自己种植(承包)的果园进行改造,将原来的白蜡和黑叶全部替换为桂味,一年之后投产。相比于其他荔枝品种的售价,桂味要高1-2倍,由此带动了周围种植户竞相效仿。

年,电白区种植户苏日进在自己的果园进行了初步的高接换种,到年所有的荔枝都替换为桂味。桂味口感清香,备受市场青睐。据苏日进介绍,去年,他的桂味仅地头价就达到了28元/斤,今年更是整园被果商承包,均价达4元/斤。相对于一般市场行情,价格是令人欣喜。

电商蓬勃发展

让荔枝与世界接轨

年,茂名销售荔枝的网店仅36家,销量为18万件,共计吨;年,网店数超过家,销量万件,共2.2万吨。茂名电商用5年时间,为荔枝销售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这些人里,不乏有创业的应届毕业生、转行的生意人、回乡的打工者和当地果农,他们一起,见证了电商在荔枝产业里的风起云涌。

刘伟锋就是这个阵营里的先锋。年,他开始涉足电商;年,创办高州市天生美荔农业有限公司,打造“天生美荔”品牌;年,他的线上订单有2万多件,今年截至6月10日,订单数经超过3万件。“每年我们都会在5月20日举办高州网络荔枝节,今年已经是第三届。”刘伟锋说。

“一些果农不能熟练运用互联网,我们平时会下乡做培训,最主要是先教会他们怎么供货、包装和对接外地供货商。”茂名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戴耀武告诉记者,这些人初期操作一两次,后边的工作就顺利多了。“一些电商平台的入驻门槛比较高,果农也不太了解,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cjjg/5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