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诗文集持续更新中
高中篇 《九月廿三日秋分漫成一首》序:丁酉年秋分晚自习毕,至家中,是日多云兼风,于书桌前成此篇。 木叶渐枯风瑟瑟,孤月穿云夜沈沈。 孤灯有义散微芒,群蛾无情播杂音。 何当峰巅凌绝顶,留予他年说梦痕。 如烟往事不曾忘,前路迷离乱我心。 韶华不与人俱留,时光易逝有时尽。 人生天地冀传名,岂可默默化土尘。 好事多磨言非虚,不经困难永天真。 莫学纤草随风倒,当效蒲苇坚且韧。拋却无端满腹愁,重拾斗志长精神。 《一中校园艺术节观昭君出塞有怀》 序:母校静宁一中举办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堂妹话剧《昭君出塞》中饰演昭君一角,余观之感昭君之义,遂就此作。 恨无妙语状其美,香肌雪肤世无双。 安能屈志贿延寿,从来志高心性强。 君王昏聩不曾闻,汉宫秋月独怅惘。 匈奴和亲事横出,唯有此女挺身向。 元帝始今知其姿,延寿虽斩事已酿。 去国出塞路遥遥,车马迤逦远故乡。 此去朔方生未卜,泪容黯然心神伤。 昭君义举古今稀,化兵止戈事堪扬。 青冢坟头至今绿,谁知当时夜微凉。 《咏西施》 序:此篇为昭君一作姊妹篇,有感于“红颜祸水”一词之无理,又思起《红楼》中宝玉所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云云,深觉女性地位之不公,因作此篇。 一笑须得千金买,苎萝山下人皆闻。 忍把芳华付流年,吴宫一入似海深。 深苑高墙掩风流,强颜欢笑空遗恨。 本是溪边浣纱女,谁料他日致此身。 衣袂飘飘疑仙降,曲意逢迎惑君心。 温柔乡里杀人刀,销魂蚀骨意难尽。 国势日衰浑不觉,到死方悟大祸临。 助得越王雪前耻,泛于五湖可成真? 世人漫言红颜祸,小子不敢附此论。 《雨夜无眠》 序:此篇作于高三第一学期,月考取得佳绩,翻看答题卡,思及过往余之桀骜不驯,悔之感之,屋外又着风雨,是夜无眠,作此篇。 乌云压顶夜森森,月色昏暗灯明灭。 雨声依稀潜入耳,檐滴绵绵未曾绝。 眼前旧物忆往昔,心中幽悰情切切。 往日崎岖还记否,当时狂傲思无邪。 迷津欲渡何处是,长夜漫漫何由彻。 塞上老翁失骏马,福祸相依诚难测。 初心似月迥无尘,前路困厄终将克。 来日可期须努力,莫负一片好山河。 明年金秋果熟时,便是收获好时节。 大学篇 《致校红烛和谐社区项目部丰部长书》 大学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很多新生怀着一腔热血,加入学生会或社团,并不是为某些主席部长们服务的,而是希望通过学生会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和体验更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但是官僚之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究其原因,学生会干部中滋生官僚主义,处处以领导自居,将自己与同学区别对待,或是为了入党加分保研等隐性福利故意迎合不良风气。 大学是学习,知识文化的地方,是大学生锻炼自己,各项能力的地方,并不是为了所谓的隐性福利背叛自己的初衷,将自己包裹成为一个非常社会的"隐形人",希望各位大学生们都能正确看待学生会的官僚主义和官本位思想,保持自己思想的纯洁性和行动的独立性,不要让自己成为某些人的垫脚石,追求自己需要的,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夏初临·东师暴雨》 序:己亥年庚午月,余所在东北师范大学突降暴雨,水势迅猛,自余以降未尝见如此之景,不免思乡心切,求学来此,离家已近三月。睡后目光所及窗外,灯火阑珊,雨声未绝,遂依词牌句式为此篇。 大雨瓢泼,炎热顿消,黑云又筑城围。怒风摧绿,折腰低头还颓。电闪雷鸣成对。任檐掀、滴碎心扉。孤室灯残,捻须自忖,抱绪愁归。暗夜狂骤,流水盈池,几经凄楚,数度凝眉。旧窗已润,一旁旧帷低垂。梦里故园,问我侬、可记芳菲。却徘徊。惟杜鹃惆怅,那管伤谁? 《五律·又是一年高考时》 序:五月将尽,高考不远矣。吾至大学将满一年矣,“回首向来萧瑟处”,忆及高中何等努力,大学何等放松,感慨油然而生。 细雨追劳燕,微风扰倦身。虚怀六月梦,枉度一番春。案上书香溢,窗前草色氤。杏坛桃李熟,犹忆去年人。 《清平乐·志愿活动遇雨》 序:与树洞小组成员外出做志愿活动,至野餐时忽遇降雨,仓促之间狼狈不已,归途中草就此篇。 风云突变,天公忽色暗。急雨洒向人世间,一弯玉桥再现。红衣跃过伊江,直奔林下树旁。收拾果肴一片,斟酒分餐真忙。《青春之歌暨五四百年》 序:公元二零一九年正值五四运动百年,凭吊先辈英烈,英雄永垂不朽。 激扬青春志恒坚,岁月荏苒已百年。 抱负满腔终无悔,心向红旗无畏难。 《清平乐·高考》 序:堂妹于今日参加高考,因作此篇壮之。 寒来暑往,磨剑无重数。笑谈考场君莫怵,相聚贡院考处。桌上奋笔疾书,场外徘徊踱步。偏题怪文难阻,再战又有何惧?《减字木兰花·六一》 序:儿童节观余童年之照片,觉时光之无情,叹岁月易逝。 杏花湿雨,难觅芳踪春归去。暖风习习,欺人柳絮欲何之。 倏忽少年,旧梦难回情堪叹。独倚孤亭,悲戚难收无计行。 《夏日》 序:观长春市雕塑公园晚照。 万物沐夏意,注目皆有灵。 吟诗赋光景,和光照吾行。 《各有所好》 序:耳闻各社团组织换届,眼观众人溜须拍马,机关算尽,叹人心不古,又思及苏轼词云“何时忘却营营”,作诗讽喻以明志。 眼底自来少宦情,不堪折腰费逢迎。 众人劳神苦钻营,吾效五柳一身轻。 《拟六尺巷》 序:闻庄中兄弟二人因房屋地界反目,惜哉!君不见六尺巷中“让他三尺又何妨”一句,糊涂甚矣。 心存善念常有光,世道轮回日月长。 凡事但留一线宽,前路不愁宽且广。 《军士》 序:春节万家灯火,戍边战士冒寒巡边。我们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谨以此诗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 离乡入军旅,卫国戍戎边。 虎躯钢铁铸,猛志战火炼。 寸土不可让,马革裹尸还。 悠悠浩气存,昭昭威名传。 《飞蛾扑火》 序:读巴金先生散文诗《飞蛾扑火》有感而发。 纵将扑烈焰,定要伴卿边。 烛悲泪不止,来世续前缘。 《赠别》 序:写给远方的朋友 朝朝盼聚首,欲语哽在喉。 胸中千万句,一团离别愁 《诸葛孔明》 序: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诸葛武侯是也。陆放翁诗云“诸葛大名垂宇宙,千载谁堪伯仲间”。 羽扇轻摇定乾坤,胸中自有千万兵。 管仲乐毅比韬略,卧龙凤雏显名声 未出茅庐大势知,三分天下心下明。 八阵图中藏计谋,木牛流马显才情。 先主伐吴损国力,白帝托孤身后宁。 六出祁山北境拓,七擒孟获南蛮平。 勤政爱民续汉祚,后主昏暗事不成。 力挽狂澜扶汉室,鞠躬尽瘁了此生。 孔明清名垂千古,今世谁敢请长缨? 《梵音忘忧》 序:余尝藏佛曲一部,专辑名曰忘忧,中含曲十首,其音袅袅,濯心洗尘。余遂依其曲名作禅诗十首,虽不足以謏闻,惟抒怀而已。 《返璞归真》 浮利苦劳神,虚名伤客心。 何不任率性,涤恶重返真。 《静谧和谐》 端坐心自闲,华叶落青衫。 万籁皆静寂,明性且参禅。 《气定神闲》 庵庐浓睡醒,烹水煮清茗。 幽香侵暑热,蝉鸣透窗棂。 《轻松自如》 不念旧时恶,破烦勤诵偈。 皈依我三宝。速速登正觉。 《熏香宁神》 焚炉烟渺渺,抚琴意嚣嚣。 抛却身外事,枕云听松涛。 《尘虑尽涤》 身居俗人间,不染俗世尘。 守道精梵行,修慧渡迷津 《笑逐颜开》 除愚痴生死,求广学多闻。 惟有慈悲怀,故我存欢欣。 《纾压解闷》 缓步寒山道,林间露水潮。 东方初阳照,云外钟声杳。 《忘忧释怀》 心本恶之源,形为罪之薮。 苦空无我界,渐离生死愁。 《身心自在》 常足则常乐,知止亦知智。 无欲诚无妄,心静即心息。 《定风波·父亲节》(押词林正韵) 序:时值父亲节,依词牌定风波填词一首。 岁驰不居叹逝时,苍髯霜鬓体先衰(cuī)。犹奋羸身供老幼,安否?毕生劬劳耀门楣。 睦邻敦亲明孝悌,依礼,揖门思女盼儿归。裂素作书询返计,勿缓,父兮垂念尔应知。 《永遇乐·赠陇上毕业诸学长学姐》(依词林正韵) 序:时维六月,正值毕业之际。故填词一首聊以赠陇上诸学长学姐,愿前程似景,振兴陇原教育。 时岁乘奔,韶光御风,清景怎唤。茂柳繁花,静湖菡萏,谩引离人叹。淹留四载,弹指一梦,蔌蔌泪流潸扇。步徘徊、浇愁乏计,重将杏坛行遍。 群英荟萃,同窗情厚,再叙不知何旦。桃李无言,神州誉满,难尽师恩善。深渊龙隐,梧桐凤栖,待有风云身显。彼时至、方信(通“伸”)壮怀,再聚琼宴。 《沁园春·喜闻堂妹高考中榜》 序:吾堂妹于己亥年高考取得之高分,中南大学录之。填词以纪之。 几经风霜,驰涉书山,苦觅孔门。冀希成大器,孜孜忘倦;盼折月桂,励精惟勤。更漏无眠,晨侵即起,誓要扬名建伟勋。头伏案,演圆周术算,格致为文。 辞春迎夏时循,正六月诸生献美芹。揭榜高中第,羡煞旁邻,恩师益友,雀舞欢欣。环顾家中诸亲宗族,始今宽颜气象新。再启程,看东风含笑,直上昆仑。 《兰陵王·己亥之夏》 序:己亥夏日酷暑难耐,戏作之。 群蝉噪,喧嚷炎炎这岁。骄阳下,难觅凉间,草木失容咽音细。风消伴气滞。摇扇,正当此际。幽窗外,寒去暑还,年月蹉跎挫昔锐。 闲情寄山水,雅兴赠田园,梦里痴呓。荷盈水满虫鱼蔽。月盛清辉洒,漫天星斗,遥望银汉叹后羿。尺素少人递。浮世。目含睇。无意较高低,此心不贳。任从本我人休替。慕南华仙君,齐物超诣。脱尘洗俗,修自在,悟妙谛!《雨霖铃·思老姐》序:吾姊业医师,悬壶济世,无假难归。姐弟情深,盼归心切,作此词。群山含黛,雾遮归路,客心纷乱。羁思又织愁绪,阴风暗雨,何堪浇灌。泪目归思难掩,缓行绕泽畔。旧故里,岁稔时丰?只盼枌榆尽烟爨。芝兰再聚知何旦。去多时,备宴相邀侃。韶华骤逝无计,惊顾首,此年流半。感念平生,身似征蓬任风吹漫。愿只是,俱各安康,怅望人空叹。喝火令·雨罢秋晨 序:秋风送爽,凉意渐增。 雨罢凉风袭,阳照冷露莹。叶间蝉噤沐秋声。极目碧穹深处,云淡雁飞轻。 念烦他乡路,愁添我独行,望中犹忆别长亭。总归羁情,到底心未宁,不免意难平,梦里几回萦。 题9.3暨抗战胜利纪念日 卢沟寇入中华危,建业屠刀血泪悲。 将士同心击暴虐,军民勠力抗倭夷。 同仇赴难全国奋,奏凯平戈四海绥。 若是东瀛还起浪,必当投笔效王师。 满庭芳·记历史老师 序:教师节作,思高中历史老师。 金桂飘香,时维霜序,天清云淡怡然。兹逢良景,弦乐颂师贤。务典为学授业,却不吝、累月经年。别来久,未得谋面,征雁寄红笺。 循循然善诱,博观约取,解惑薪传。此心愿,门中弟子鹏骞。岁月难居易逝,人虽老、壮志仍坚。拼将这,残年余力,书教育新篇。 七绝·中元(地官)/盂兰盆/鬼/七月节 路遇中元祭鬼雄,焚香焫纸诉心衷。 生时孝子床前少,死后冥钞寄赠丰。 《悼杨文医生》 惊悉杨文医师作古,国丧栋材,家失顶梁,悲痛万分。医者猝去,深致哀悼,尚望节哀顺变。个中细节,为之惨然,罹此荼毒,家之不幸,国之不幸,望宽辟哀情,善自珍爱,勉抑哀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爱情随想》 世人皆道《钗头凤》,不知沈园别处情。为陆游唐婉唏嘘的同时别忘了接纳并呵护唐婉的赵士程,可惜徐志摩、林徽因、梁思成之余别忘了终身未娶的金岳霖,还有为徐志摩奔前走后的张幼仪。如此种种诸如朱安、张琼华、孙荃、于凤至等。坚守是爱情中最令人动容的。我辈自当改容敬之! 《偶感》这些年来我读了几本书。我读《论语》《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等,杂七杂八的历史小说更是不计,我向来奉行儒家及老祖宗那时的道德信条,诸如宽厚、诚信、忍让等,我想的是当别人咄咄相逼想和你吵和你打架,不妨以沉默以退让来回应,使其“自省”。既然“以暴制暴”行不通何不“以柔克刚”,诚如老子所说“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我也相信人性本善,人皆有善根,与其责令别人对你好,莫若自己先对别人好,我相信人心不会冷漠到是非不分、好坏不辨。《春秋》大义炳然,我看到了担当,好的品质甚至比生命更重要,先轸因晋襄公听母亲之言放走秦国三帅,气愤之下一口唾到襄公脸上,襄公不计较,先轸后悔并以战死疆场来赎罪,贤君忠臣;士俞报栾氏知遇之恩,谏言不为所纳,挺剑伏死,真“士为知己者死”;介之推不求文公之赏;“二桃杀三士”三位力士且不论他功过,单是三人同生共死之义令吾心向往之……我想我们所处的时代物质文明前所未有的发达与满足(就整体而言),我们不该将一些良好的传统、品德视为迂腐糟粕,过时云云,我相信以《四书》《五经》以及其他古代经典能传承至今自有其合理性,也许部分曾是统治者巩固统治的工具,但是,这些经典同样也得到了人民的认可。也许这些东西不能直接创造出肉眼可见、伸手可触的物质实体,但是它们是这个社会的良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粘合剂,它能告诉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许有的人心存侥幸暗箭伤人或者文过饰非,可是,真的是别人不能明察而不觉吗?也许是难得糊涂呢?阴谋总有暴露在阳光下的一天,干坏事,做了亏心事的人是要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我相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具有普世的、永恒的价值! 读刘震云《一地鸡毛》二三语看完了,这本小说既有遗憾,也有无奈,也有感动,也有妥协,有青春,有爱情,有友谊,有尔虞我诈,有生活,有世故。学校、部队、职场、单位、官场、农村、家庭……一地鸡毛,确实是一地鸡毛,生活总是不会按照你想要的来,有时候努力的结果却让人欲哭无泪,不过我们很享受这个过程不是吗?我们成长了,成熟了,圆滑了,棱角不再分明了。我们,还是好好的活着,笑着哭,痛并快乐着! 《高校楹联杯参赛获奖作品》猪拱门,己亥尽,地星添寿,喜诸事顺遂 鼠来宝,庚子迎,天官赐福,求百行兴达 《长春雪》夜降玉尘寒彻晓,倦身辗转不成眠。 北风凛冽凝霜气,朔雪弥田覆四边。 翠柏青松皆皓首,衰条瘦柳尽白肩。 此间求学孤行客,望断天涯长喟然。 《七绝·轻雪》碎琼纷乱晓寒侵,遮断群山雾气深。 未卜芳踪何处去,散归天地迹难寻。 《庚子疫情祭》 维己亥、庚子之交,岁将尽。新冠毒疫始发,肆虐荆楚、席卷华夏,布及四海!疫情压境,生灵涂炭,华夏危矣!幸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白衣术士舍生忘死,黎民万家捐资出力,共御时艰!山川異域、风月同天,邻邦多谊,鼎力相助。奋战四月余,疫情退散,瘟神败走,神州渐复往日安和。 然伤病无情,病殁者、因公殉职者数以千计,深致哀悼,望逝者安息。生者珍摄自重。 岁次庚子三月十二日,陇右张某祭。书不尽意,伏惟,尚飨! 《宝塔诗.为东师远方有你纪录片作》时 庚子,岁移 新冠虐,疫情滋 国有对策,政行严规 居家常跃跃,返校何迟迟 春秋又经冬夏,广览兼且致知 幸昔年躬逢受教,伤近日互道别离 忆往迹千般皆不再,卜明朝万事尽可期 《七律·远方有你》 东方欲晓初阳灿,北斗为朋伴将行。 师训依稀犹在耳,大音希者道无名。 远游多料苍生计,方显经纶济世情。 有勇知方培正气,君其无改此心诚。 《台风雨》雨泣云愁风至急,夜中起卧坐如痴。不闻户外虫言语,只道松声与折枝。 《五律·中秋》序:是夜,自初晨雨霁,寒气骤降,乌云蔽月。连晴不知夏去,一雨方觉秋深。与培强、卓宇、昱含、国瑞、望淳、明远围坐闲话,度此长夜。求学在外,虽四海相聚,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其致一也。 月遁层云聚,檐间雨迹残。 长街灯火璨,凉夜朔风寒。 处世休舒愤,孤身莫凭栏。 常求人泰旺,万里报平安。 《祭祖父文》 维子年鼠年丙戌月辛卯日,祖父病殁。不孝孙庚发祥略备清酒时馐,遥祭祖父于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告祖父之灵。悲夫!天丧吾祖父,摧心剖肝,痛入骨髓,呜呼哀哉!天不假年,孙儿不能尽人伦,报抚育之恩、教诲之情,何其憾也! 去岁,先是,祖父每于进食常有呕吐感,其后病势渐沉,医师诊为贲门癌,贲门即上胃口,下胃口曰幽门。贲门癌者,实则贲门处肿瘤癌变。奈何祖父年事已高不宜手术,惟有服药以抑之,迁延时日。彼时余身在长春,闻之恨不能顷刻之间返于祖父之侧。比及放学,归心似箭,恨路程之迢迢,嫌车马之迟迟,医院急奔病榻前,祖父瘦骨嶙峋,面色如蜡。会新冠疫情肆虐,返校无期,余得以侍奉左右,晨省昏定,进汤奉药,终日相伴左右。奈何学业难废,余于公历八月十二离家赴长春。临行之际,泣下沾襟,祖父告余务必一心于学业,不可偏废,勿以己之病体为念。 生老病死,自然之理难违;阴阳两隔,祖孙深情何忍。祖父幼而失怙,孤苦伶仃,后得诸亲救扶成人立家。常听祖父言,吾家祖上为乡绅,以耕读传家。清末陕甘回民变乱,吾家遭难,家业凋零,家人或亡或散。祖父生于公历一千九百四十二年元宵,彼时尚在抗战之中,后新中国肇兴,经六十年代之饥荒,历十年文革之动乱,乘改革开放之东风,至于今日,吾家重振,诸父异爨,各成家立业,吾辈诸兄诸姊妹已有六人受教于大学,复现旧时气象。祖父居功至伟。 迨余降生人世,为男儿,祖父及家人喜,名曰“发祥”,取自《诗经》“濬哲维商,长发其祥”。自小,祖父耳提面命,谆谆教诲。每于余温习课业之际察吾学业,常曰:“心正则笔正”,令余依书本版印字体为正体习字,倘今日余于书法有二三得者,皆祖父之功也。祖父常劝余广览群书,购《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三十六计》《推背图、烧饼歌》等书遗余。祖父晓阴阳,通周易,常教余心存善念,不可妄言妄为。祖父又谓余曰“男儿阳气正盛,不惧邪祟”,余因得勇气倍增,豪气任侠。如此种种,不可胜道。往事历历,似在眼前。奈何天不容情,悲夫!众孙之中,家人皆曰祖父最宠余,吾窃以为然也!祖父言传身教,躬身垂训,始有今日之我,祖父何忍弃我而去,呜呼哀哉! 呜呼!祖父病吾不能解其苦,祖父殁吾不能送其灵,祖父生吾不能尽孝行,祖父殓吾不能凭其棺,祖父窆吾不能临其穴,吾愧为七尺儿男,怀此无涯之憾也!望祖父再无病痛,倘英魂有灵冀梦中告乃孙儿!四时享祭,孙儿定当亲为! 呜呼,言有尽而情不可终,生有涯而名不可灭。风树之悲其孰能免,纵知人寿有穷尽,然亲者哀恸难抑!祖父一路好走,祖父其知也与?祖父弃我!祖父弃我!孙儿不舍!孙儿不舍!苍天何忍!伏惟!尚飨! 《李生》李生好食鸡信,余肉皆弃,久之,后屋鸡骨成山,时人皆谓之奢费,李生不以为意。 一日,生夜寐,梦神丁缚己至灶君前,灶君斥曰:“汝贪食鸡信,损费口粮,怙恶不悛,今割去舌头,以观后效”。生惊醒,欲唤左右而不能,揽镜自顾,舌头虽在却不能语。 李生大惧,取纸笔录其事以告家人,家人曰:“唯有改过自新,方能解此灾厄”。自此食必尽而不敢糜费。忽一日,复梦,灶君曰:“汝既能悔悟,还汝舌头”。梦醒,果能语。自是厉行节约。 嘻!一言一行,神尽知之,善恶自有报,不可不慎也。 《灯光》 小时候,除夕夜过了十二点,祖父总会打着灯笼带着他去庙里上香。 少年的时候,天还没亮,他和伙伴们打着手电筒,头顶着星光去学校早读。 后来工作当了老师,后夜,他总是伏在书桌上,借着灯光,批改着孩子们的作业…… 他总说,眼里有光,就会不惧黑夜;前路有灯,就要一直前行。 《岁月静好》把病房巡视完一遍,确保所有病人都安排停当后,华医生瘫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两腿发软,吃力地喘着气,虚汗直冒,连日的劳累让他有点吃不消。 一个星期前,他向领导请战支援武汉,妻虽然担心但仍然支持他的决定。他没有告诉父母和孩子,只是医院交流学习。 护士着急地跑进来,打断了他的沉思。他用力扶着桌子站起来,跟着护士去病房。他的步伐,依旧那么刚健。此刻的窗外,依旧针落可闻,岁月静好。 《中国网民》大前研一把网络社会称为“低智商社会”,认为日本人在网络上只考虑自己周围三米之内的事。这点确实和中国的网络社会相反。中国网络社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cjjg/6218.html
- 上一篇文章: 人傻,不代表眼瞎
- 下一篇文章: 一个女人真正的成熟,是从ldquo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