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不发读书笔记了,许久不发读书笔记了,暑假时,处于全身心放松的放假模式,估计大家也没有心思去看读书笔记。其实我想说,我公号的初衷就是找地方整理读书笔记的。如今再读笔记,当初的班级共读时的情景仍旧历历在目,那种愉悦仍在心头盘桓不去。

《我们的森林》第三辑课堂实录。中间我穿插了我们这里聊到的或能见到的动物的图片,增加一点趣味性,大家可以看一看,有没有你看着眼熟的东西。

想追看第一辑的请戳这里:森林里的通识教育

《我们的森林》读书课总结篇

想看第二辑的请戳这里:孔雀蛱蝶、石龙子、锹形虫

《我们的森林》课堂实录(2)

看到书里的草蝉,我问孩子们,最热的夏天,我们听到的最吵的那种昆虫是什么,他们都说是知了,我给他们讲了,我们这里最常见的那种,叫做蚱蝉,它通体发黑,个头最大、嗓门最响,叫起来不是那种“知——了知——了”的声音,而是“知——”这样的声音。鸣叫的蝉都是雄蝉,雌蝉不会叫,雄蝉的叫声是为了吸引雌蝉。有孩子说,中午都被它吵得睡不着。

草蝉,图片来自《我们的森林》

“傻大个”蚱蝉,图片来自网络。

我又告诉他们,在我们这里,等到夏天快过去的时候,偶尔可以听到“知——了知——了”这样的叫声,既洪亮又悦耳,就是这种蛁蟟发出来的,它的身体有些发绿。我在青岛见过,在南方也见过。我们这里不太常见。

还有一种个头很小的蝉,翅膀很长,比肚子要长很多,是花的,叫声也很小,声如“滋儿滋儿”。它在初夏时就已经开始有蜕变的了,也是最容易捕捉的一种蝉。后来我查了一下,应该叫蟪蛄。

碧绿如翠玉的蛁蟟([diāo][liáo])小巧可爱的蟪蛄,图片均来自网络。

还有一种叫做呜蜩[wūtiáo]的蝉,也在夏末出现,比蚱蝉的个体要小许多,叫声响亮,叫声:"呜嘤—呜嘤—呜嘤—呜嘤-哇——"我没有找到图片,我们这里非常少见,偶尔能听到两声。

大家可以去网上找找它们的叫声的视频,去听一听,是不是听到过。

叶说,蝉主要是通过它尖尖的嘴巴吸嫩树枝里的汁液维持。还有一个寓言是说蝉抢了蚂蚁的食物,其实说反了,是蚂蚁抢了蝉的水。蝉凿了个井,蚂蚁就来抢水喝,还有一些其他的动物也来抢水喝,蚂蚁还攻击蝉,然后蝉就只好换一个地方,井被吸干了,蚂蚁就又跟着蝉去了。这是来自昆虫记里的故事。

食神梓说,知了能吃,知了猴(就是知了的幼虫)就不能吃。这话引得一片批判声:“谁说不能吃?我就吃过!”“我也吃过!”……

我说:“对于杂食性的中国人和对于无虫不食的东南亚人来说,知了和知了猴都是美味。”

飞说:“我看资料说知了的营养成分并没有那么多,知了猴身上还有很多细菌,它的身上有一个部位毒性相当于一个鸡屁股。”

我查了一下,确实有这样的报道,如图:

但是!这则消息已经被批判为假消息。不过,知了猴确实容易引起过敏,需要大家注意。

我们又聊起知了和知了猴的事情。我们夏天见到有捉知了猴的人,大家是否知道知了前面在地下长多久才能长成一只知了?大家有的说三年,有的说十七年,还有的说十八年。我跟他们讲我之前读过的一篇文章,说蝉的一生=十八年的地下生活+一个夏天的飞翔。所以说,好像蝉是有一个前面潜心修行,然后有一个灿烂的夏天,然后走向生命的尽头,所以说蝉是很可敬的,希望大家不要吃它。但是也有人觉得它应了一个成语叫做“金蝉脱壳”,愿意尝尝,也无可厚非。

我又问,蝉会把卵产在哪里?大家有的说是地下,有的说是树上。我告诉他们,夏天将要结束,秋天树叶还没有变黄的时候,如果你在一棵高大茂盛的树下看,发现其他的地方没有任何异样,只有个别的树梢最末端的地方,有一些枯萎的枝叶,这个地方就已经被蝉产上了卵。如果你把这截树枝折下来仔细观察,会发现上面有一些小眼儿。那就是母蝉产卵的地方。如果你用小刀把枝子剖开,就会看到排列很整齐的小小的长条形白色卵。等到春天的时候,它就会从树上掉下来,变成一只小小的白虫子,落到地上,钻进土里。它们就靠挖到有根的地方,吸食根里的营养慢慢长大。为什么最起码要三年呢?因为它要不断蜕皮、蜕皮再蜕皮,才能慢慢地长成一只知了猴。

蝉的卵,图片来自网络。

蝉在产卵,图片来自网络。

产卵后,树枝的变化,图片来自网络。

在夏天傍晚七点多天擦黑的时候,它就会钻出来,爬到树上,然后仰头趴在那儿。还记得我们读过的《亲亲自然》那本书里蝉蜕皮的过程吗?它的翅膀刚出来时是浅绿色的,像一团揉皱的纸,逐渐地伸展开,迎着风,身体逐渐变硬,翅膀越来越透明,准备好了,它就飞走了。这就是蝉的一生。如果你非常敬畏这种生灵,请你以后不要伤害它。

《亲亲自然》系列绘本之《夏天的夜晚》,自拍图片。

昕:我感觉蝉的蜕变适应性很强。有一天爸爸把一只知了猴放在手里,它就在爸爸手里蜕变了。

师:对,它蜕变的过程是拦不住的,但是在蜕变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人碰到它了,它蜕变的过程就会失败了,比如说翅膀可能会伸展不开,或者身体受到损伤,然后第二天一早就会死掉。尤其是碰到翅膀,意味着它不可能再飞翔。

然后我们开始回忆蝉蜕变时的过程,先出头,然后仰着头,逐渐蜕出脚,最后是肚子,然后晾干自己的翅膀。

回家我翻出先生写蝉的文章,贴在这里一并看吧。

八星虎甲虫,很像我们这里的天牛。一说起天牛来,大家都很激动。

八星虎甲虫图片来自《我们的森林》

星天牛,图片来自网络。

云斑天牛,图片来自网络。

师:我们这里的天牛分两种,黑色的、大个的和棕色的、小一点儿的。天牛有一对有力的颚,我小时候被它咬到过,所以印象非常深刻。你见过天牛的幼虫吗?

飞:我在学校的树上看到过一个洞,天牛幼虫应该已经钻出来了。还有一次我在公园树上看到过。

天牛的幼虫是白色的,快要变成成虫时就会变成红色,我们这里比较泛滥。如果你发现一棵树上有眼儿,还有一些木屑不断地被推出来,这就表示里面有天牛的幼虫。我曾经见过被天牛幼虫钻得千疮百孔的树。

阳:有一次在放学路上我看到树上有一个洞。我用树枝往里捅,捅进去半截了,还没见到虫子。树下有一堆木屑。(里面应该就有天牛幼虫。)

师:天牛的幼虫对树的破坏是最大的。我有幸见过一次,实在太恶心了那种虫子,它的头非常厉害,能伸老长,在里面来回地扭着钻。

申:我和文去上课外班时,见过有的树上有好多洞,文逮了四五只天牛。他抓着天牛的触角,天牛就不会咬到它。

飞:有一次我去扬家去,看到他家门口看到树下有好多木屑,我们捉了天牛,把它头掰掉,然后放在盒子里,埋在了树下,当做天牛的坟墓。

扬:我们试过,天牛的头掰下来,还能活五个小时。

叶:我在我们小区里树上看到天牛的幼虫,它打的洞还不算很深。

师:如果说我们见到壁虎,应该不要伤害它,跟它和平相处,那么我们看到天牛应该怎么做?

生:立刻消灭它!

师:对。为什么?因为天牛目前对树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我们路边的树长了那么多年,有几只天牛的幼虫,这树就不好办了。我们应该维持一个相对的平衡。

天牛幼虫危害柳树

天牛幼虫危害白蜡树,树下木屑是幼虫的排泄物。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课时内容较多,这里贴了第二部分,做成第三期,后续笔记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原谅我没有贴天牛幼虫的图片。我对着图片运了好久的气,最终决定放弃,实在是接受不了。后面陆续的笔记中,也是这样,有关肉虫的内容,点到即止,图片我就不上了。谢谢大家理解。

图片中截图部分来自绘本《我们的森林》,其他多数来自网络。《我们的森林》中插图的使用,已获得

耕林童书馆的授权,特此说明。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可购买《我们的森林》。

菊老师

6

分享教学点滴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cjjg/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