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山康志立摄

  威尔逊,英国旅行家、植物采集者和著述者。-年,他先后4次来到中国考察植物、采集标本,不仅为欧美等西方国家发展园艺提供种源材料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将中国的植物、地理、社会生活以及民俗文化尽可能地介绍给了世界。他“以自然学者与植物学家探索科学的一双慧眼观察中国”,最终凭借毅力、勤奋与睿智,于年在美国出版发行了《中国——园林之母》一书,将享誉世界的“园林之母”桂冠实至名归地赋予了中国。

  芦溪口,是四川省青衣江水域洪雅境内12个古渡口之一,曾上通雅安、下达乐山,协同承载了方圆十里八乡的商品集散与交流互动。

  芦溪口和威尔逊,一个偏隅川西南青衣江畔、迄今已湮灭10年的渡口,与一位曾走遍亚洲及欧美园林、风靡近代科学史册的植物探险家,两者之间会有怎样的交集和关联呢?

  年9月5日清晨,当威尔逊乘船横渡进入四川省洪雅县,开展题为“穿越老林——从嘉定(今乐山)经瓦屋山(洪雅)至马烈(今汉源境内)”的11天科学考察时,他首先抵达的就是芦溪渡口。恰逢最美初相见,芦溪口与威尔逊的不期邂逅,展现了洪雅的另一面景色;对照威尔逊的考察日记仔细拼接,窗内的洪雅透析着百年岁月的斑驳时光,漾映起历史的碎片频泛涟漪、熠熠生辉……

  这时的川西与其他江南富庶地区一样,村镇多坐落在水岸溪畔,河流溪沟提供了出入的方便,即使有些溪流不能行船,依靠竹筏、木排进入内陆腹地也较跋涉山地和穿越林区方便许多。所以,古时候的道路都尽可能地靠近溪流修筑,无论铺着石板、可容两顶轿子交错、被称为“官道”的大路,还是狭窄崎岖、漫漫延伸的村野小路,都通过人的足迹上下沟通、内外联系着局部琐碎的地理信息或物资流转。

威尔逊年9月11日拍摄的瓦屋山鸳鸯池畔冷杉林

  紧追慢赶地徒步前行,有利于观察沿途的景致。9月5日下午过半,威尔逊开始接近洪雅县城,除了主要作物水稻,威尔逊看到城郊大面积栽种的白蜡树。种植白蜡树、放养白蜡虫和生产白蜡,是当时嘉定府(今乐山市)辖区仅次于栽桑养蚕的重要产业,洪雅和峨眉作为白蜡生产中心,与乐山、夹江一起构成了全国最大最好的产蜡基地。白蜡,熔点较高,颜色洁白,主要用于制造蜡烛和药丸外壳,曾属于中国一大特产。

  9月6日,离别青衣江右岸止戈街上的临江客栈,越过一些山包,沿浅丘和田埂的逶迤道路行进,威尔逊欣赏着青衣江河谷的美丽景色,经过东岳场、观音铺(今柳新),攀爬长满杉树的风筒子山梁(今属玉屏山脉北段洪雅林场盘角嘴林区)、抵达与洪雅接壤的雅安双河村住宿一晚后,9月7日路过宴场镇、徒步12公里入住宝田坝,9月8日威尔逊终于登上洪雅柴山山顶,远眺了浮现在云海中、恍若诺亚方舟的瓦屋山,并很快抵达了拥有一条铁索吊桥、一所大房子和一间纸厂的马桥沟村。他在考察日记中写道:“这间纸厂利用长到3-5米高、拇指粗、有暗绿色茎节优质竹子生产的竹纸,特别坚韧,多被雅州府购买去用以包装砖茶……炳灵栽培有一定数量的茶叶,但不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由于地处青衣江中游,生态环境良好,适合檀皮、潦草、慈竹、楮树、龙须草等造纸原料生长,洪雅县自唐宋以来就是蜀中造纸大县。古代青衣江及其支流两岸造纸的槽户(造纸作坊)遍布丘陵和山区。余坪镇芦溪村早在唐代传入的手工造纸技艺,自明清进入兴盛时期,当时,全村所辖9甲中有8甲均有槽户。年后,芦溪造纸厂(-年)至今还留存着昔日的厂房和设备;年诞生的金釜造纸厂,通过传承和改进益州(四川)千年制造竹纸、棉纸、连史纸的传统工艺,手工抄造出了享誉全国的高级书画用纸——金釜雅纸。

威尔逊实地考察川西山地林区植物时拍摄的照片《循探瓦屋山》

  年到年,威尔逊历时12年深入中国西部,采集了多份植物标本,把近种中国特有的植物移植到欧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植物多达多种。在中国的经历,成就了他这位20世纪英国最出色的植物探险者。年9月12日,他在描述为期两天的瓦屋山之旅时写道:“这里的杜鹃花很多,我记载了约十种,其中有一棵树高8米、围径近2米的尖叶杜鹃——该种杜鹃已被证明是新种、成了瓦屋山的骄傲。”9月15日即将抵达白沙河高海拔山谷的铅矿时,他又记道:“在上坡途中,疏叶杜鹃等3种杜鹃特别多,长成密灌丛。”面对瓦屋山区这些或扎根悬崖峭壁、或生长在倒伏树干或附生于挺拔冷杉上的高山杜鹃,威尔逊愿意不吝笔墨地加以记述、发出赞叹,已足以证明洪雅高山杜鹃花别具一格的景观魅力和园林价值。

  9月13日离开炳灵,14-15日,威尔逊途经瓦屋山区长河坝抵达白沙河高海拔山谷,描述了这里的铅矿:“整座山矿石非常丰富,似乎都富含铅质……劳工用装有滑轮的筐子运出矿石,人工粉碎成细小颗粒,投入溶液中逐步沉降、分离出铅,储存于大木桶中,最后熔炼成长圆形的大铅锭、通过最近的水运码头运往成都和叙州府(今宜宾市)……这样的提炼,方法原始、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产量太小。由于炼矿和其他原因,山上的树木几乎已被砍光,岩石暴露的光山秃岭显得一派荒芜。”水路运输离不开青衣江航道,山里的这些矿产在与芦溪渡口擦肩之后告别洪雅,但留给洪雅的却是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满目疮痍,令人痛心。威尔逊关于瓦屋山区矿产的记述,不仅印证了瓦屋山区的矿业和冶金历史,同时,也为后人开发矿产资源必须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生产效率和保护自然环境,提出了善意忠告。

  流年似水,时间无岸。横渡青衣江,邂逅芦溪口,威尔逊悄悄地来了,又默默地走了。偶尔徜徉于南方丝路和茶马古道的支路基点——瓦屋山麓青衣江畔,回味着威尔逊笔下关于洪雅的桑竹笋茶白蜡、造纸矿产山花等山水风物的精彩字句,怀揣好奇或崇敬的人们在不经意间驻足远眺,似乎还能依稀辨别威尔逊薄暮挥手、转身离开的背影……

倡导传播绿色人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xgpw/6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