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在于缺少信用记录,如果这些中小微企业的商业流程线上化,会直接产生流水等涉及运营状况的交易数据,海量数据得以成为金融科技发力小微经济实体信用建设的基石;反之,如果这些中小微企业的商业流程没有实现线上化,将成为羁绊。渠道、客户/营销、产品、风控及运营基本都有涉及,重点布局渠道(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等)、产品(支付、网络贷款等)及风控(大数据信评、智能反欺诈等),在客户/营销上(如客户画像、KYC/KYB等)布局相对较弱。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老大难”问题,的确需要一些新的思路。过去十年,中小微企业在融资上获得的政策供给,不可谓不足,但其弊端在于,往往“运动式”政策多于常规化政策。政策供给之所以无法有效发力,核心的原因也很简单——传统金融机构的风控能力存在不足。从事小微企业融资业务所需要的获客、风控、运营等能力要求中,风控是当下制约业务发展的主要难点。风控这一难点具体分为两个问题,一是提高风控效果的难题,二是风控的成本与效果难两全的难题。提高风控效果难是指,小微企业因管理不完善、报表不规范,其信用水平难以依靠小微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很好地评估。一直以来,小微企业集中的批发零售业、制造业,都是商业银行不良率最高的领域,近几年也是不良率攀升最快的领域。当下而言,以新的思路解决中小微企业的信贷难题,与促进形成国内强大市场的政策指向不无关系。毕竟,根据可查的数据,当前无论是消费增速、还是信贷需求增速所体现出的市场需求和活力,三四线城市均优于一二线城市,显然,这些地区的信贷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中小微企业。与此同时,智能手机的普及度提升和数字化商业设施的下沉都在加速,移动支付以及基于大数据的金融科技,尤其从长期来看,对于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价值值得充分重视,要解决风控的成本与效果难兼顾的问题,需要在信息获取、业务开展模式上向自动化转变。相较于大型银行及金融科技公司,除民营银行及领先城商行外,大部分中小银行产品上线慢以及种类单一,通过产品吸引客户的能力偏弱,尤其体现在信贷产品上。信贷业务是中小银行的业务重点,差异化风险定价能力是中小银行创设信贷产品的关键。但中小银行对当地小微群体及特色客群的资金需求及其背后的真实风险普遍缺乏深度挖掘,尚无法配合政策导向为小微客群提供差异化的信贷产品。

中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控的挑战与机遇:

1.信息采集难度大:

高度依赖人工方式,往往存在较多的异常值或缺失值。

2.尽职调查成本高:

不仅尽职调查的成本高,而且尽调用户的体验不佳。

3.风险预警针对性弱:

风险预警颗粒度大,针对性偏弱,容易造成好坏客户区分度不清晰。

4.风险甄别实用性差:

甄别维度单一,或者预警方式与甄别方式大类似造成了误判。

商界领域营销永远是创意思维,银行客户营销也不例外,但拥抱以数据为主导的创造力的营销人员将获得更多的优势。风控既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产业问题。有观点认为,传统金融机构之所以不能很好的满足小微企业需求,归根结底还是离产业不够近。所以,当金融业步入微利时代,行业竞争转向小微企业的长尾市场。如果营销人员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协作作用,从而提高营销绩效的价值,那么就要更近距离的接触到一手数据,确保获得及时有效的决策。当业务人员将正确的工具和流程整合在一起以实现数据驱动价值最大化时,就会产生巨大的增长机会。通过简化多渠道绩效评估的营销技术可以为实时分析提供空间,从而实现更高的响应能力。例如,自动化、可视化的BI数据分析工具以及预测建模可帮助营销人员实时为决策,提供更加有价值的信息。

银行管理层普遍认可金融科技的应用价值,有初步的金融科技规划,对标对象为有相关领先实践的国内同类型银行或国内顶级银行,然而大部分中小银行对金融科技定位不够清晰,缺乏长期部署和对创新的重视。部分中小银行混淆了金融科技与信息科技的概念:信息科技主要是用IT系统保障银行基本业务如记账、核算及风控等,主要服务对象是客户、支行一线员工、管理人员及监管部门,侧重于信息获知驱动。而金融科技指以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来解决用户的痛点,满足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用户的体验,侧重于高等数学算法。

转载请注明以下两点:

(数据分析通达未来







































引起白癜风原因是什么
北京哪有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yfyl/3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