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蘭印萃之鼹鼠笔记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中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102/5972953.html 以下分享自4月25日的小课堂,鼹鼠整理了周琦老师的课件及一些笔记,如下: 以下较多图片 ------------------------------ 印章古来因“用”而产生,是信用之物,称“印信”。 印在历史中的流变如中国的其它传统文房物品一样,因方便实用而生,又尽其方便而变化。 铜玺 封泥 古代文书都用刀刻或用漆写在竹简或木札上,封发时装在一定形式的斗槽里,用绳捆上,在打结的地方,填进一块胶泥,在胶泥上打玺印,作为信验,以防私拆。这种方式主要流行于秦、汉。魏晋后,纸帛盛行,封泥之制渐废。 日庚都萃車馬(烙马印) 战国时期燕国烙马玺印文,朱文巨玺,边长超过7厘米,为战国玺中最大者。现存于日本。 汉倭奴国王金印 东汉初年,日本国王遣使入汉都洛阳进贡,愿为汉臣藩。求汉皇赐名,汉以其人矮,遂赐“倭国”。其王又求汉皇赐封,光武帝又赐其为“倭奴王”。(年,在日本北九州地区博多湾志贺岛,出土一枚刻有“汉倭奴国王”五个字的金印。金印为纯金铸成,印体方形,长宽各2.3厘米,高二厘米,蛇纽,阴刻篆体字)。 有关于这枚印章,部分学者对其真伪仍有争议。 文字 《说文解字·序》秦八体:“大篆、小篆、刻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 《汉志》六体:“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 这里的摹印、缪篆都是指印章中的文字。 由于汉字的使用地域太广,因而究其起源非常复杂,从以下汉字书体的演变图中可见摹印、缪篆在历史发展中的位置及关联。 缪篆:凡制印,皆反书。 缪刺:左刺右,右刺左。 缪:正反照应的关系,镜像,读:miu(读音确定才可以正确地解意) 制印时的反书正如针灸时的缪刺一样,身体左侧的病症则针身体右侧的穴位。 汉有纸以后,作为印章与纸之间的媒介,印泥开始出现,此时的印泥以水调硃砂。 唐代开始用蜜调印泥,硃砂分部均匀细密。因而印文清晰,可钤密如屈铁盘丝的九叠篆。 朱砂由水调演变为蜜调,更均匀更细腻 内府图书之印,宋代许多藏于皇宫内府的著名书画上都有这枚印。 印泥 印泥的组成:硃砂/艾絨/植物油(蓖麻油,菜油等) 以油调精研硃砂(湖南辰州硃砂最好,老坑紫黑,新坑鲜艳),以一定比例拌入千锤百炼(九蒸九晒)的艾绒(只取艾叶,不要茎梗,石灰水浸泡,清水煎煮,去其筋络黑心。一斤艾得三四钱绒) 蓖麻子油五斤、纯净拍芝麻油一斤、藜芦三两,猪牙皂二两、炮附子二两、干姜二两、白蜡五钱、桃仁二两、土子一钱(中药店有售),共同倒入一瓷质容器里(忌用铁器)滚沸四小时,然后改用文火煨炙三天三夜,把渣滓滤净,馀下的油汁,贮入瓷罐,埋入阴凉土下三尺。阴冷十天后将罐取出再晒,夏季晒三天,冬季晒六天,待剩余水气散尽,方可用。如果煅油一时用不完,将罐口严密固封,随时取用,只要保存好,不沾灰尘,可百年不坏。凡是精制印泥,十之八九都是用这类煅油制成的。 原料准备就绪,即可调合印色。制朱砂或制银砂一两,制油二钱四分,寸方金箔六张,加入煅油少量,以能拌合为标淮,放在乳钵里,由里向外顺研,研到油不浮、砂不沉为最低尺度。如果能多研,遍数越多,颜色越鲜艳,而且不褪色。加入制过艾绒,顺研三百匝,放在阔口细瓷器皿里,上盖玻璃板晒五至七天,因为朱艾油三者刚刚调和,短时间内彼此尚不相融混,常用竹制或竹骨扁簪随时翻腾拌搅,再经三个月后,朱艾油三者才能相混相合,则綝纚耀彩,仿佛胭脂初染才算大功告成,制成极品印泥。 制作印泥的配方,坊间各有不同,好的印泥,从细节出可以辨别品质:色泽沉着、稳定细腻、干湿适宜、落纸沾而不渗,印迹富有立体感,历时百年不变色不走油。 目前仍有人用古法制作印泥,程序非常复杂。 古籍上的印章 由明末钱谦益(印”牧斋“、“钱谦益”),赵开美的“东海仙蠹室藏”,毛晋的“毛氏子晋”、“汲古得修绠”,至黄丕烈的“士礼居”“读未见书斋”,汪士钟的“阆源真赏”,以至清末著名的“南瞿北杨”——南,瞿启甲的“铁琴铜剑楼”;北,杨绍和的“东郡杨氏海源阁珍藏”、“宋存书室”。及民国四君子之一的袁克文“寒云鉴赏之记”。可简单梳理出一段明清之际藏书简史。 刘捐子鬼遗方 毛晋家汲古阁钞本《针灸甲乙经》 《金匱要略》(毛晋印)钤印:子晋、清、后裔明万历间刻本,内有朱笔评校。尾有同治丁卯“借元刻本校正旧本,藏孙从添家,后入“袁氏五砚楼”题记,并补抄元至元邓珍序。 《证类本草》(钱遵王,五砚楼印) 《赤水玄珠》东海仙蠹室藏 《伤寒论》 《广成先生玉函经》(瞿启甲,汪士钟藏,古里瞿氏) 《广成先生玉函经》(瞿启甲泛油印) 《伤寒要旨药方》(士礼居,阆源真赏,复翁印) 《伤寒要旨药方》(松江读有用书斋金山守山阁两后人韩德均钱润文夫妇之印,吴下汪三) 《伤寒要旨药方》(读未见书斋印,吴下汪三) 历代藏书者在使用藏书印时,细朱文是常见的形式,白文印则笔画较粗,在选择印章的大小、钤盖的位置时,都是以不干扰正文、在书页中尽量含蓄为宜,以体现藏书者谦恭的态度,更有甚者用墨水而不用印泥钤盖。除此,落印的位置还需照应书页的整体美感。 印章在历史中的各种存留,尽管是物的痕迹,却无处不是每个鲜活的人的呈现,它在这个由人构成的历史中,每一方印记,都是一个信标,开启它就是一次与时间的往来。 这是鼹鼠的第一次小课堂,感谢周琦老师的精心准备,感谢这一天参与的每一位同学和在这里度过的愉快的一下午! ------------------------------ 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yfyl/4567.html
- 上一篇文章: 阳江最贵荔枝竟然卖到元斤,了解一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