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毛主席诗词,缅怀伟人毛泽东
白癜风治疗方法哪种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7375991.html 一代伟人毛泽东 作为开国领袖 其诗书造诣非凡 “毛体”狂草书法充溢着非凡的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胆略豪情 赋予了中国书法以全新的艺术风貌 其作品堪称独树一帜 不同凡俗 毛泽东(年12月26日~年9月9日) 书法是抽象艺术 草书更是抽象之最 草书千姿百态 千变万化 难得要领 而狂草则更不可捉摸如神物也 故汉晋以下书狂草 能至佳境者 寥寥无几 古往今来 能书狂草又章法不乱者 名家不逾百人 而毛泽东60年代之狂草作品 则堪称翘楚 毛泽东的狂草 搭配其气势雄浑的诗词 观之更是淋漓酣畅 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的诞辰。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诗词上,同样留下了诸多名篇。 他的诗词,往往在看似不经意的轻描淡写间,展示纵横万里的境界,发出吞吐山河、雷霆万钧的气势。 毛泽东狂草欣赏 《西江月·井冈山》(年秋)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注:这首词通过对黄洋界保卫战的描写,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井冈山将士坚守根据地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诗人从容不迫,以不变应万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天才般的战略战术的思想。 《水调歌头·游泳》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注: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对长江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把浩瀚的长江比作天然的最好的游泳池,多次畅游长江。本词便是毛泽东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 《清平乐·六盘山》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注:《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在年10月所作的一首词。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抒发了“长缨在手”定当“缚住苍龙”的革命豪情。 《清平乐·会昌》 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注:这一首清平乐,写于年夏。当时,中共和红军由博古、周恩来和李德(德国人)三人团领导。毛泽东被排挤出了领导集团,在会昌“养病”。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注:《沁园春·长沙》作于年,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作此词时作者时年32岁,当时,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作者意气风发,心情是舒畅的。上阙写景,下阙抒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正是作者当时要大展抱负,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真实写照。 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注: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应柳亚子要求,亲笔书写了这首咏雪词赠他。该词气势恢宏,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主席伟大的抱负及胸怀。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年4月)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仓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注:这是一首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诗篇。诗人热情歌颂了人民解放军飞渡长江天堑,解放南京,改造黑暗旧社会的光辉史实。并以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阐发了"追穷寇"的深刻军事哲理。 《七律·和周士钊同志》 七律·和周士钊同志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注:《七律·和周世钊同志》是毛泽东作于年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该诗通过对春游长沙情景的回顾与追叙,不仅生动地描绘了祖国的壮丽河山,而且表现了诗人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宽阔胸怀。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注:该诗是年所作,诗的前四句追叙诗人与柳亚子的三次交往,后四句对柳亚子的牢骚提出开导规劝,并表示殷切的期望。此诗清纯和雅,语言温婉秀润,情意绵长,看似清淡,味之弥甘,很有启悟和感化力量。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注:毛泽东写于年11月17日,借用神话小说的内容,写白骨精的生成。这首诗明确写出了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出戏的看法,诗中塑造了三类不同的人物,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憎感情。 《七律·登庐山》(年7月1日) 七律·登庐山(年7月1日)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注: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于6月29日清晨登上庐山,站在襟江带湖的庐山顶峰,纵目远眺,水色山颜,尽收眼底。极富浪漫主义气质的诗人毛泽东神驰目极,手心相应,又为庐山留下了一首豪放之歌。 《七律·到韶山》 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注:全诗以人民英雄为主角,肯定了人民创造历史的真理。它融记叙、抒情和议论为一体,同时运用了多种对比的艺术手法,如时间上的昔与今对比,色彩上红与黑对比,感情上咒与喜对比等等,通过对比在总体格调上形成了从灰暗凝重到明朗欢快的旋律,使诗的境界大为开阔。 《七律(二首)·送瘟神》(年7月1日) 七律(二首)·送瘟神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注:解放前,疫区遍及江南12个省、市的个县,患者万人,受感染威胁的人口达1亿以上。为抗击血吸虫,全国大力兴修水利,填平沟壑,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根绝了血吸虫病。年6月30日《人民日报》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个消息,刊载了题为“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经过”的社论。毛泽东读后十分欣慰,彻夜未眠,第二天早晨便写了这两首诗。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注:该诗是毛泽东在年为身边一位参加民兵训练的工作人员个人照题写的。该诗通过对女民兵军事训练的勾画,描绘了中国妇女前所未有的飒爽英姿,赞美了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颂扬了新中国妇女崭新的时代精神风貌和随时准备保卫祖国的不平凡志气。 《菩萨蛮·黄鹤楼》 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注:《菩萨蛮·黄鹤楼》创作于年,正值中国多事之秋,大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北伐虽然获得了一些胜利,但军阀及各种势力依然存在,蒋介石正洋洋得意地初临王位。此词独有的胸襟及气概表达了作者对于他所处的时代的沉郁抱负和热切期待。 《念奴娇·昆仑》(年10月)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注:《念奴娇·昆仑》毛泽东作于年冬天。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注:年1月9日正在广州的毛泽东从《光明日报》上读到郭沫若的词《满江红》后,非常感动,自然激发起胸中久蓄的诗情,填成《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在20世纪60年代因对国际局势和国家战略等问题的认识和决策,在中苏两党矛盾尖锐化的大背景下和欧洲五国党代会的攻击,直接触动了毛泽东写就这首词。 《临江仙·赠丁玲》 临江仙·赠丁玲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时新。 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 阵图开向陇山东。 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注:这首词是毛泽东写给丁玲的。丁玲,原名蒋伟,字冰之,一九零四年生于湖南常德,自二七年起开始发表作品,是三十年代著名左翼作家,三二年三月在上海加入中共。她到保安后只有几天,即发起组织中国文艺协会,并担任主席之职。毛泽东在成立大会上讲了话,称赞“这是近十年来苏维埃运动的创举”。 后来,丁玲主动要求到前线去看看。三六年十二月底,毛泽东通过军用电报把这首词拍给在前线的丁玲。来年二月,毛泽东亲自下令任命丁玲为中央警卫团政治处副主任,使她真地做了“武将军”。 《蝶恋花·答李淑一》(年5月11日) 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注:该词不仅是抒发悼念情感之作,寄托了毛泽东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以及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歌颂了革命先烈生死不渝的革命情怀,激励广大人民捍卫革命成果。 《采桑子·重阳》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此词作于年重阳节。毛泽东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诗情画意,最为浓郁。它写了泞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 《浪淘沙·北戴河》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渔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注:《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主席于年于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生动描绘了北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一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 《忆秦娥·娄山关》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写于年的一首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词,通过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这是毛泽东年10月创作的一首七律古体诗。本诗写于年10月,红军攻占腊子口之后、越过六盘山前。8句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饱含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yfyl/5786.html
- 上一篇文章: 我国32个省区市的特产好东西要和大家分
- 下一篇文章: 各地特产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