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午,凉山州喜德县两河口镇三合村2组农户李金兰走进屋后的一片树林里。阳光下,她用手戳了戳树上用玉米壳做的一个个小袋子,却发现里边空空如也,虫子们已经全部跑出去了,这让李金兰喜出望外。

这些虫子不是普通虫子,而是蜡虫,所分泌的白蜡为中国特产,一种天然、宝贵的原料,广泛用于化工、航空、国防工业;这些树也不是普通的树,学名“女贞树”,又叫“蜡虫树”,是专门用来放养蜡虫的树木。

村民采收蜡虫。田燕供图▲

啥是白蜡?蜡虫有啥用?

蜡虫寄生在寄主植物上,雄虫泌蜡,雌虫繁殖后代,雄虫分泌的蜡称为白蜡。白蜡是中国特产,也被称为“中国蜡”。

史料记载,南宋后期,白蜡虫养殖业从淮河一带扩展至江浙地区;养殖白蜡虫的收益跟养蚕不相上下;白蜡的价格高于黄蜡。

白蜡用途很广,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工业等领域。可以制造膏药和中西医糖衣片的抛光剂;各种精密机械、仪器及金属器皿的防湿、防锈和润滑剂等;此外,白蜡虫雌虫也具有十分高的经济价值,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生物资源。

“要养虫,先种树。”

两河口镇生产白蜡虫有多年历史。由于气候、土壤、光照等因素影响,现在喜德县蜡虫生产地只有两河口镇,且只培育种虫,不产蜡。

“女贞树种植3年后就可以养蜡虫了,头一年5月蜡虫挂树,第二年4月摘虫,由外地来的‘虫儿客’收购。”李金兰带着记者来到女贞树下,发现树枝上小小的蜡虫爬来爬去,如果不是聚成一堆,凭肉眼几乎很难发现,“蜡虫挂树后,几乎不用管理,只用给女贞树做好施肥浇水,就能等待来年采收。”

李金兰种女贞树株,去年出售蜡虫斤左右,收入1.6万元,是两河口镇农户近年来靠蜡虫种养增收的群众之一。

年起,两河口镇的女贞树从零星种植到规模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两河口镇党委书记田燕介绍,截至目前,全镇涉及到蜡虫产业的有5个村1个社区,目前已有女贞树40多万株,今年采摘蜡虫10万斤,产值达到万元以上。

蜡虫上树,增收有望

过去村民养蜡虫的技术较为传统落后,且蜡虫种为自留种,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品种会逐步退化,于是两河口镇成立了喜德县蜡虫协会,组织蜡农到四川省峨眉山市、云南、贵州等地参观蜡虫产业、学习种养技术,引进优质虫种,并向各村普及推广,大大提高了蜡虫的品质和产量。

“虫种来了!”今年5月初,三合村党委副书记程芳洪驾着车,又从贵州带了斤蜡虫种回村,除了自己的,该村6名脱贫户也让他捎带了几十斤。采购回来的虫种,会用玉米壳包好,拴在树枝上,很快虫子就能破“壳”而出。

三合村村民查看蜡虫上树情况。刘佳摄▲

每年4、5月,乡间小路、田间地头,一排排、一棵棵“虫儿树”上密密麻麻挂满了蜡虫种,村民忙着采摘蜡虫。来自云南、贵州、四川峨眉等地的“虫儿客”齐聚于此,抢购蜡虫,随后销售给白蜡养殖大户,他们再在白蜡树上养殖白蜡虫,蜡虫分泌的白蜡最终加工成蜡。

村民规模种植女贞树,养蜡虫,发展蜡虫产业。因培育的种虫个大、泌蜡时产量高、品质好,深受各地“虫儿客”喜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cjjg/10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