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中心的试题分析年II卷理综化
前几天推出了年I卷试题分析,有同行问有无II卷的,今天就推出II卷的!以下内容节选自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高考试题分析(理科综合分册)年版》,是高考命题人编写的——命题者说!其内涵丰富,介绍命题背景、文献出去、解题思路、相关拓展等,值得每位高三的老师和同学参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加油吧,高考必胜!具体pdf清晰扫描版在文末供下载,排版工整,可直接打印,没买该书的,有需要者自取! 具体展示如下: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答案]D [分析]古代律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中不乏咏人、咏物、咏事,传诵中华美德的佳句。本题是以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载体,着眼诗中“丝”和“蜡”,设计情境考查高分子化学和反应基础知识。 诗中的“丝”就是蚕丝,是一种高品质天然纤维,以此为原料纺织的丝绸在历史上曾成为古代中国的亮丽名片,由此形成了中国连接世界的古“丝绸之路”。如今,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又是新时代中国为世界繁荣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宏伟方案。 蚕丝是由多种氨基酸用肽键聚合形成的蛋白质,是一种高品质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所以题目中的选项“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其叙述都是正确的,但都不符合题意。 现代的石蜡是由石油加工得到的C20~C30烷烃混合物形成的白色或黄色固体,有多种用途,亦可用来制作蜡烛。而古代的蜡绝大多数是“蜂蜡”或“白蜡”。“蜂蜡”是由高级脂肪酸和长链-元醇或多元醇形成的酯;“白蜡”又称中国蜡,是一种白蜡虫的分泌物,其主要成分为C26~C28的饱和酸与C26饱和醇形成的酯。无论“蜂蜡”还是“白蜡”,虽然相对分子质量都很大,但都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蜡炬成灰”的过程实质上是蜡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一-燃烧,从而释放出大量燃烧热的过程,故:题目中的选项“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其叙述是正确的,也不符合题意。 而题目中的选项“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前半句叙述就不全面,因为古代的蜡不全是高级脂肪酸酯,例如白蜡就是饱和酸酯;该选项的后半句就更加错误了,因为无论“蜂蜡”还是“白蜡”,虽然相对分子质量都很大,但都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所以,只有选项D是符合题意的。 8.已知N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A B.1L0.1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O42-数目为0.1NA C.1mol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D.48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 [答案]B [分析]本题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考查内容涉及原子核组成、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电离度、氧化还原反应过程电子转移数目的计量、物质分子结构中原子间成键数目等问题,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特色。不仅考查考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概念辨析水平;还检验考生的审题能力和严谨的思维品质。 选项A意在考查考生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 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构成的。原子中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同位素的不同核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位置,不同核素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它们的质量数(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也不同。在°X示例的同位素表达式中,a表示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β表示质量数(质子数与中子数的总和)。 选项A所用的载体材料为氦原子同位素3He的核构成。严格地3He应记作23He,以表示原子序数为2,质量数为3的氦元素的同位素。对于目前人们已经了解,系由氚蜕变而来在月球上的丰度较地球上要高很多。在地壳中,已知3He的相对丰度(%)为He的相对丰度(%)为99.。故在元素周期表中,氦的标准原子量标记为4.。氦气主要用于核反应堆冷却剂、飞艇浮升气、金属焊接保护气、气相色谱载气等。 每个2He原子核是由2个质子、1个中子所构成。故3.0g亦即1mol物质的量的3He中,中子的质量为1.0g,其物质的量为1.0mol,即1.0个阿伏加德罗常量N。可知选项A的论述正确,不符合题干设问要求。. 选项B旨在考查考生对于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图像的理解水平。在本论断中,提供的素材为正磷酸盐的水解。即:以及进一步地,。对于正磷酸的钠盐,磷酸根离子水解的趋势与倾向取决于磷酸分子第三级电离常数的大小:。根据电解质的质子理论可知,对于磷酸根离子的水解倾向大小,可由其在一定温度下的水解平衡常数大小来表示: 其值较大。说明水解趋势较大,从而使得磷酸钠水:Kθ溶液表现出较明显的碱性。这种溶液中酸根阴离子的水解,致使磷酸钠水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种类不仅限于及,还有甚或。[当然,可以被忽略]。所以,配制的1L0.1mol.L-1;磷酸钠溶液中,P0%的浓度因水解过程而小于其初始浓度,总的物质的量也就小于而不等于0.1mol了,总量小于0.1个阿伏加德罗常量NA。所以本选项论述错误,符合题干设问要求,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对于选项C,考查考生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理解程度。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在于相互反应分子间的电子转移。以所选题材重铬酸钾为例,分子中元素铬处于最高氧化数+6,因而常用于氧化剂使用。在酸性介质中,Cr(VI)的存在形式为,其系铬酸分子在质子极化影响下脱水形成的多酸物种…… ********* 推荐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cjjg/6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园林专业顶岗实习报告范文五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