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号-科技爆点7月10日发布的《科学家发现吃塑料的虫子,12小时可分解,环境有救了?》称,最近,德国一个研究团队发现,有一种叫蜡虫的虫子吃塑料,能消化塑料。该文称,如果这样的技术被应用在解决白色污染上,塑料袋将不再是问题。

环境保护白色污染问题

有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有万吨的废弃塑料在环境中积累,中国每年约有万吨废弃塑料丢在环境里。在我国,光是农膜年产量就达百万吨,使用后,每年产生的残膜达到35吨,它们留在土壤中,污染环境,危害食品安全。

曾有专家表示,塑料在土壤中,虽然可被被微生物同化,或降解成CO2和水实现无机矿化,但是其过程漫长,即需要越-年的时间。需要强调的是,塑料产品的物理化学结构相当稳定,即使有微生物同化,但在在自然环境中可能数百年都不会被分解。 

曾有报道《中国科学家发现吃塑料的虫子黄粉虫能吃所有塑料》称,塑料在黄粉虫肠道快速生物降解,揭示了丢弃在环境中塑料废物的新命运。资料显示,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原产北美洲,上世纪50年代作为一种高蛋白质饲料从苏联引进中国。

而蜡虫是白蜡虫的俗称,白蜡虫的分泌物即白蜡,为中国特产。我国古代就有放养蜡虫的传统。此前,就有报道称,西班牙一位研究员偶然间发现,蜡虫降解塑料的能力。研究人员认为,蜡虫能产生某种破坏聚乙烯化学键的物质。

解决某些问题,需要靠科学发现。然而,面对每年数千万吨的废弃塑料问题,即便科学家发现黄粉虫、蜡虫等虫子可以降解塑料,但在技术上要做到规模化地使用,难度依旧很大。因此,解决全世界面临的白色污染不能靠虫子,而要靠环保意识、思想、法律、制度和文明习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szhj/10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