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多雨季节园林病虫害预警及防治方法
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pf.39.net/bdfyy/jdsb/171204/5898921.html 病虫害防治 随着雨季的到来, 降雨量显著增加, 雨季后一般伴随着高温的出现, 将造成部分病虫严重危害。 夏季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重点时期, 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困难时期。 下面为您介绍几种经常发生的病虫害。 白粉病 寄主 紫薇、石楠、月季、栾树等,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嫩茎、芽及花瓣等幼嫩部分。 症状 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不断扩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染病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其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受害严重时叶片皱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开,甚至会导致植株整棵死亡。 防治方法 (1)及时修剪病害枝及多余枝条,清除枯枝落叶进行集中销毁。 (2)生长期在发病前可喷保护剂,发病后宜喷内吸剂。根据发病症状、花木生长和气候情况及农药的特性,间隔5~20天施药一次,连施2~5次。一季花木,一种内吸剂只能施1~2次,要经常更换农药种类,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①经常使用的保护剂有:50%硫悬浮剂~倍液、45%石硫合剂结晶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倍液、75%百菌清倍液、70%代森锰锌倍液。 ②内吸剂有:50%多菌灵倍液、75%甲基硫菌灵倍液。病害盛发时,可喷15%粉锈宁倍液。 ③抗菌素类有:2%抗霉菌素水倍液、10%多抗霉素(宝丽安)~1倍液。 穿孔性褐斑病 寄主 海棠类、桃树、杏树、梨树、李属、槐树、珍珠梅、榆叶梅、樱花、碧桃等。 症状 真菌引起的穿孔如樱花褐斑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新梢,多从树冠下部开始,逐渐向上扩展。发病初期叶正面散生针尖状的紫褐色小斑点,后扩展为圆形或近圆形、直径3-5毫米的病斑,褐斑边缘紫褐色,后期病斑上出现灰褐色霉点。斑缘产生分离层,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而细菌引起的穿孔病则病斑开始呈水渍状圆形病斑,周围有淡黄色晕圈,病部无霉点,而潮湿时病斑上溢出污黄分泌物,干燥时病斑脱落形成穿孔。 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降低湿度,增强树势。注意防旱防涝,及时灌溉排水。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改良粘重土壤。及时适当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不在风口种植,如必须种植时宜设风障。 (2)清除病枯落叶和病枝梢,集中烧毁。 (3)药剂防治:展叶前后(尤其对幼苗)喷洒65%代森锌倍液或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1:1:-倍波尔多液等。或者发芽前喷施波美2~3度石硫合剂,或1%波尔多液,进行树体消毒。展叶前喷施1.02-1.04千克/升石硫合剂,展叶后喷施50%多菌灵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倍液,或其它杀菌剂。对细菌性穿孔病可在展叶后喷硫酸锌石灰液(硫酸锌克、消石灰0克、水千克)。 蚜虫 寄主 海棠类、桃类、木槿、槐树、柳树等,主要危害植物幼嫩部位。 症状 畸形蚜虫以刺吸式口器从植物中吸收大量汁液,使植物营养恶化,生长停滞或延迟,严重的畸形生长,植株长得矮小,叶片卷曲,甚至生长停止,花蕾不能开放,植株提前老化、早衰。蚜虫在吸取植物汁液的同时,将唾液注入植物体内,引起斑点、缩叶、卷叶、虫瘿、肿瘤等多种被害状,影响观赏效果,严重时造成落叶甚至枯死。同时蚜虫分泌的蜜露易诱发煤污病,另外蚜虫还可传播其他植物病毒引起病毒病。 防治方法 (1)药物防治。 发现大量蚜虫时,及时喷施农药。用50%马拉松乳剂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0倍液,或2.5%灭扫利乳剂0倍液,或40%吡虫啉水溶剂1~0倍液等,喷洒植株1~2次;用1:6—1:8的比例配制辣椒水(煮半小时左右),或用1:20—1:3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水喷洒,或用1:2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尿素、水混合溶液喷洒,连续喷洒植株2~3次;对桃粉蚜一类本身披有蜡粉的蚜虫,施用任何药剂时,均应加入1%肥皂水或洗衣粉,增加粘附力,提高防治效果。 (2)人工防治。 秋、冬季在树干基部刷白,防止蚜虫产卵;结合修剪,剪除被害枝梢、残花,集中烧毁,降低越冬虫害;冬季刮除或刷除树皮上密集越冬的卵块,及时清理残枝落叶,减少越冬虫卵。 蚧壳虫 寄主 白蜡、槐树、椿树、柳树、海棠、杨树、桐树、刺槐、樱花、紫薇、月季、红枫等苗木。 症状 以卵或一龄若虫在寄主植物根部周围土中的卵囊内越冬或越夏。翌春或越冬后,卵孵化出土上树,出土盛期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若虫多在中午前后沿树干爬到嫩枝的顶芽和叶腋间,待初展新叶时,每顶芽集中数头,固定后刺吸为害。虫体稍大,在直径5厘米左右粗的枝干上为害,并以阴面为多。 防治方法 (1)加强养护管理。定期施肥,增强树势及树木的抗性;结合养护管理,秋季人工刷除枝干上的越冬若虫;对死株进行集中烧毁,彻底消灭虫源,以免传播;加强修剪,通风透光,减少虫害发生率。 (2)化学防治。针对蚧壳虫的形态特点,对该类害虫的防治首选具有超强的内吸和渗透作用的药剂,如“蚧必治”~倍液喷施,药液经树体吸收后,蚧壳虫吮吸到有毒的树体汁液中毒死亡,杀虫效果好。 用药建议在温度较高(要求在28℃~32℃,因此温度药液传导快,蚧壳虫易中毒,且该温度下蜡质层变软,利于药液渗透虫体)的下午使用,连喷两次。对高大、药液很难喷到的树木,可采用在树干中上部打孔注射“树体杀虫剂”,药液通过木质部导管输送传导到顶部,对虫龄大、蜡质层厚及难防治的蚧壳虫效果明显,操作简单,防治彻底。 (3)生物防治。针对不同蚧壳虫,利用天敌进行防治。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szhj/4386.html
- 上一篇文章: 白粉虱大爆发有什么好的防治方法呢这里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