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雕刻大师陈焕升

沉睡千万年的琥珀在他的雕琢之下,千变万化,满“活”在了今天。精湛的雕刻技艺,独具匠心的创意,“天人”合一的境界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这就是陈焕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琥珀雕刻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玉雕艺术家、琥珀雕刻大师。他用自己对琥珀深沉的爱,创作了一件又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琥珀精品。陈焕升作品涵盖花、鸟、鱼、虫、人物。他师承传统技法,融合现代中西雕刻技术,巧妙运用原石俏色、纹理,刀随心转,意从心生,传递着众生和谐的生命轮回。其作品成为当代琥珀雕刻艺术纯美的象征,被藏界戏称为“陈珀金贵”。一见钟情缘定琥珀终不悔陈焕升出身农家,9岁那年,他偶然得到家乡雕师启蒙,自此爱上了雕刻。幼年时期,在书本上第一次学到了关于琥珀的知识,那个时候就对这个大自然神奇的馈赠充满了好奇与遐想。到沈阳求学时,陈焕升在古玩市场第一次结识了琥珀,那一刻,他被琥珀迷人的梦幻宝光深深吸引而不能自拔。忍痛从不多的生活费中拿出一大部分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块琥珀。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琥珀。陈焕升对琥珀情有独钟,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刻刀将琥珀的天净之美尽可能地展现出来。所以,每当拿到一块琥珀料的时候,他会从选料、设计、打皮、雕刻、抛光等每一道工序入手,细细揣摩,精心研究,一定要把琥珀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展示出来。如果仅仅是为了利益最大化,他觉得愧对这承载着千万年天地精粹的物华天宝。年,陈焕升毕业后,从事过木雕、石雕、竹雕、玉雕等雕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雕刻经验。数种雕刻技艺的融会贯通,良好的美术功底与雕刻经验,都为陈焕升的琥珀雕刻技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数年的经验积累,在刀工、手法、造型等方面都有着突飞猛进的进步。陈焕升的琥珀雕刻在传统雕刻工艺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特色:他善于利用俏色,赋予作品全新的生命力;他雕工精良,丝丝不苟,作品造型生动,栩栩如生;他大胆采用留皮雕刻,不但使作品的色彩更为丰富,更将作品的审美情趣提升到“天人合一”的全新境界。慧眼独具巧用俏色创造神奇

在陈焕升的雕刻艺术中,俏色的运用十分精妙和独到。

观陈焕升作品《美女》,金色宝光中一位妙龄少女含羞而立。这件作品的精妙之处是巧妙利用琥珀俏色,料表层有一层薄薄的乳白色蜜蜡,蜜蜡分布在料的两端。陈焕升拿着这块料端详了几天,最终整体雕塑为一位含羞的美女,一处蜜蜡雕刻成美女的发髻,另一处蜜蜡则雕刻成美女轻柔的衣衫。女子微微含羞低头,微笑着望向远方,好似心里挂念着远方的情郎。美女的发髻处深浅精微过渡,让发髻精美无比,衣衫处则中间浓四周淡,铺散开来,正好将衣衫与美体的忽隐忽现表现得恰到好处。而美女的面部及颈部由红润的琥珀雕刻而成,晶莹剔透的琥珀将美女那神秘的肌肤美也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另一件作品《今非昔比》则巧妙运用了原料金珀、白蜡、橙珀、蜜蜡这四层叠加的特点,设计雕刻成一只蜥蜴盘卧在丝瓜之上。最下方的蜜蜡,过渡到橙色琥珀再到最上方的金珀,由下而上,从厚重到轻灵,让整件作品充满了立体感和层次感。橙色琥珀巧雕刻的丝瓜,丝瓜上点缀着由白蜡雕刻而成的一圈叶子,金珀雕刻成极具生命的蓬勃与灵动的蜥蜴,成为作品视觉审美的中心。

陈焕升雕刻最大的特点就是视料量体裁衣,每每拿一块料在手中,陈焕升都要仔细端详,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特色创作出众生百态。

神来之笔唤醒沉睡千万年的琥珀之魂何谓精品,最为重要一点就是要赋予作品以灵魂。陈焕升正是用他的神来之笔,让琥珀的灵魂跨越远古的洪荒在今世苏醒。每一位欣赏过陈焕升作品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他的作品是有生命的,无论人物、花、鸟、鱼、虫……在陈焕升的刀下,每一件琥珀雕刻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被复制的。它们用各自的话语方式在讲述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而每一次面对琥珀,陈焕升都在做着只有属于他们的对话,用心去感悟着千万年积淀下来的“生命”真谛,融入他们,倾听他们,爱护他们。陈焕升将他们当做穿越千古的老友,努力读懂他们。在似有似无的心语中,以细腻流畅的线条、虚实结合的写意让琥珀在他的手中幻化成一件件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

了解更多内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szhj/8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