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好看荨麻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210410/8833311.html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民着一方衣”,巴迪克之于印度尼西亚,犹如刺绣之于中国,此次印尼之旅特意来到一家手工蜡染作坊,亲自感受印尼“国宝”的艺术魅力。

巴迪克是印尼特有的一种蜡染花布,也泛指用这种花布制成的各种服饰。巴迪克Batik一词源于爪哇语,由“Amba”(描绘)和“Titik”(点)两个单词再生而成,两个词语的本意组合在一起就是一点点的描绘图案的意思。

很多国人对巴迪克了解的并不多,更是惊讶于“蜡染”布艺的神秘莫测。简单来说,巴迪克蜡染就是用蜂蜡在白布上添加色块,随后将描好的布浸染。

由于染料不溶于蜂蜡,致使蜂蜡涂过的地方形成丰富多彩的图案,没有涂蜡的地方就会被着上缤纷的颜色。蜡染完成后再用热水煮去布上的蜡,晾干后反复多次,一块巴迪克布才齐活。

传统手工巴迪克耗时费力,能工巧匠需要根据想要制作的服饰等成品绘画图案,接着妇女们用鸟嘴似的尖嘴壶舀一点蜡液放入尖嘴壶上的器皿中,一点点地将融化的蜡滴落在描绘好的线条上,轻吹凉气使蜡变干成型。

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传统手工巴迪克必须要做出改进,使其能够高效快速地制作完成,从而适应越来越多人的需求。于是,手工加模板印制在19世纪中叶流行起来,这种略大于手掌的铜印章刻有各种印尼人喜爱的图案,轻轻蘸取蜡液,白布上就会出现重复规律的精美图案,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据当地人介绍,滴蜡的这一步属于慢工出细活,大都需要妇女来完成。手工作坊中,女手艺人全神贯注地描绘图案纹路,过程中几乎看不到她们谈笑风生,细细地挪动手中的尖嘴壶,好似在举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这样一块精美的巴迪克布,独自一人制作的话需要几个月以上才能完成,正因巴迪克成品的珍贵难得,在古代印尼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享受,今日一见,其繁琐的制作流程果然令人大开眼界。

巴迪克的精妙珍贵之处正在于,追求每一寸图案,每一处落笔的出神入化,最初的蜂蜡主要有白、靛、棕三个颜色,随着社会生活的逐步发展,巴迪克布在颜色的运用方面驾轻就熟,方寸之间,填满世间缤纷色彩。

图案简单的巴迪克布流程还算简单,如果图案多样且颜色丰富的话,需要多次重复蜡染、晾晒等步骤,工序的复杂也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

初次见到巴迪克的制作流程时,总能看到白族扎染影子,二者都是利用各种手段阻止某些地方印制染料,从而让洁白的布料结出绚烂多姿的花朵。

每一种文化技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必定脱胎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巴迪克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巴迪克的分支十分热衷于中国传统元素,例如中国人偏爱的鸡血红,凤凰龙图腾等,大概这与郑和下西洋有一定关系吧。

印尼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沟通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发达的海外贸易使巴迪克艺术进一步传播,其艺术表现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中国、印度、荷兰和阿拉伯等文化的影响,终于在19世纪,巴迪克蜡染工艺达到黄金时期。

虽然这一传统技艺世界时尚潮流的冲击下,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低迷,但在年轻设计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巴迪克再次得到人们的追捧与热爱,一时间风靡时尚圈。

巴迪克艺术征程的转折点在年,这一年巴迪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项技艺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巴迪克的艺术地位达到高峰,印尼甚至将这天定为“巴迪克日”,并取代西服领带,成为印尼人重要场合的正式着装,也是印尼人的“国服”。

如今,巴迪克的使用范围不再局限于服饰,现已广泛应用在画作、扇子等时尚饰品或艺术品上,漫步在印尼街头,巴迪克规整丰富的图案元素随处可见,已经成为印尼人不可或缺的艺术珍品。

如果对巴迪克工艺感兴趣的话,人们还可以在这处手工作坊内亲自体验一番。

整个过程参观下来,最喜欢的就是煮蜡这一步,因为这一步象征着巴迪克作品基本完成,仿佛魔术表演中揭晓奇迹的那一刻,所有的欣喜与激动都在一瞬间达到高潮。

多彩的滨海风光和海岛生活赋予印尼人无尽的想象力,这些灵感也体现在巴迪克图案的多变上,既有简单的几何图形规则分布,也有飞禽走兽的错落点缀,热情似火的印尼人把自己对生活的美好理解都蜡染在方寸之间,因而,巴迪克是鲜活的,是深情的,是富有灵魂的。(图/文落榜进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xgpw/11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