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声自述后记
《彭家声自述》后记 此乃“未结束”口述文稿。彭和其他相关人士未把所欲言言尽,“88”事件骤至。年7月曾专程到四川会理,试图寻找“彭”姓痕迹。走遍老城厢,问及很多老人,并不知道当年城厢内外有一条“薩林大街”。到当地政府部门查询地方志和人物志。还有一位热心的宣传部干部引路,一位退休的地方志编撰人,医院一位著名的“彭”姓大夫。等等。但是问不到是否得知“彭”姓有人出走域外,问及一位民政局干部,也不知道有“彭”姓人在海外。查阅更详细人名录(笔者居然找到当地电话簿!)打了好几个“彭”姓人,均打听不到有关离开会理到海外的“彭”姓。年代久远,朝代更迭,天下动荡。想必祖先出走之事的确无人问津。在当地也没有家族旁枝的记载。彭家声自述内提及高祖并不是识字人,只是个驮脚(挑夫)。倒是在查找“彭”姓渊源时发现,“彭”姓有来自江西的,但也有被赐“彭”姓的,有一支山地黑彝族,下了山在会理靠北处定居,被赐姓“彭”。此事跟大顺提及,大顺听了哈哈大笑说,我们怕就是彝族喽。这种性格的!小游会理(年7月)会理当年很繁华,是茶马古道南北要道。当地有“赶虫会”。川西坝子出产白蜡,今人不知道白蜡出产何处。这是一种叫“白蜡虫”的,是这种“白蜡虫”的分泌物。夏季气候里,产虫仔幼虫,小虫出壳前,挂在白蜡树上。会理不但出产白蜡,也更是白蜡集散地。“赶虫会”有自己规例,白天晚上不分往回赶。会理到川西坝子来回二十来天半个月。此种白蜡是清末民初时期盛产通用大宗物资之一。会理当地马帮主要赶云南。日用手工业品,大都云南昆明运来而不是运自成都。从会理到昆明十二个马站。会理当地土特产主要销往昆明。大宗出产有自产白蜡、猪鬃、(木卷)子油(卷子树所结果实,榨成油,可用于工业用油,润滑油,做肥皂等)、土烟(从前没有烤烟)、土布(在云南盛销)等等。历史上会理到昆明,不走丽江,路不通。皎平渡,当年红军曾渡,就是茶马古道的大渡河主要渡口。元谋也是一条。一个马站通常六十里路,有的山路还更短一些。原来一个旧县“盐边”因为建造二滩电站,整个县城淹了。是茶马古道要津。会理曾经设置“会理州”,下有宁南,米易,会东等地。曾属大理国,大理国界一直到大渡河。会理白塔与大理三塔相似。会理也曾谓“会州”“会川”(有清时)笔者在会理县志办得到二位退休长者指点。马新建先生接待,给翻阅“会理县志”。陈德明先生年纪更长,详细介绍当地姓氏来源。曰,当地少数民族中有“彭”姓,是改姓的。从会东山上下来的。现在会东尚多“彭”姓。会理有名的白马寺,传说长征时毛生病在寺庙歇过。白马寺文革已破损,现在是全部重修的。会理原先是一座土城,现在城墙后面还有厚厚的土堆。明洪武年间修城,也就是这几条街。但是重修后是防御功能的城池。四个城碉,还有四处辅堡,石条砌成的女儿墙炮眼,特地筑有多处拐角,易守难攻。有几张摄自当地的照片,当地的山势平坝有几处角度跟果敢麻栗坝非常相像。 年1月11日,泰北清迈纪事老彭和小彭来机场接我。小彭者,南佤班佯人。八十年代到泰北谋生。此人认识我,还记得当年缅共东北军区宣传队第一次来到班佯的事情。没想到天地如此之小。1月12日上午生日活动简单,刚才居然接到字三电话,问候老彭。难得的很,老彭电话里对字三说,都要哭了!我还跟字三说了话,但是没告诉在何处。字三说来老街看看吧。字三居然认为老彭人在上海(?)这个很有意思。老彭言:莫奈坝失利,顺江而上。经崇岗,再上莫泰。在莫奈坝从收音机里听到中共支持缅共。这是第一次得到提醒。随后从红岩顺国界下来到牛滚塘。就听到中国带信来找我。这是当时情况。(1月12日晚饭时老彭这样说道,年7月事情)金条换烂鞋,金条换山羊,金条换口粮。九几年到昆明住院时,还跟古方见过面。但是无话可说。问起杨老师,赵华等老华侨。罗司令员不幸去世,缅共在遮放吊唁。高级干部为罗先守灵,轮到我,换班。接着我的是郭志明。结果郭志明没来,我(彭)一个人守到天亮!另,部队进入佤邦时候,剿匪打部落,一支部队进入王冷(?)地区,结果沿着国界遇见解放军的一个边防哨所。这支部队以为这是蒋残匪或者部落兵,于是行动飞快把这个哨所的兵全都“俘虏”了。几乎惹下大祸,幸好解放军哨所没有回击打响。另,这次才听得老彭讲述从果敢退出,在南登新地方都受到佤邦善待,一路供饭。但是在新地方被孟腊方面“强行接走”,后来在孟腊又被送上船只,顺江而下,进入老挝,赵伟还收留了一段日子。后来赵伟也不敢收留,再冒险进入泰国边界。躲躲藏藏,担心受怕,几番折腾,好几个月时间。这才由“邦佯小彭”这位义亲帮忙(小彭就在泰国谋生),但是也是上下不着落。再出现泰国好友,这一次帮到底。辗转来到清迈,暂且栖身。1月14日星期六今早打开电视,即看见BBC报道仰光永盛监狱释放钦纽画面,昨晚上在彭别墅,打开红军哥哥博客,给老彭看这个消息。老彭说钦纽看上去哭丧着脸。很有感慨。定神打量照片上的钦纽,半晌才说出一句话:钦纽苦相了。电视上还有其他画面,很多人汇集在永盛监狱大门口迎接此次“大赦”的政治犯,是不是笔者眼花了》——好像就有塞廷此君(?)临别时希望老彭还对读者讲几句话,老彭所讲大都应景和无大意义的话。但是有一句话使得笔者苦衷自由。 老彭说,我们民族是一个世界上的大民族,一个大国民族,但是我们在缅甸,是一个小民族,少数民族。受到打击压迫欺负。 老彭感到意外的是我这里居然保存着这些资料,因为多次动乱颠簸,战火再燃,尤其此次八八事件突然来袭,防不胜防。随身所带仅仅一些钱款而已,甚至太多东西不及随身带走丢在老街。说到这些惊魂未定。笔者带给的这些照片,很多老彭处没有。被保存在“它处”。太珍贵了。这一次得到邦佯小彭照顾,非常感谢。小彭是邦佯人,我们部队到的时候他还是孩子。他记得宣传队到邦佯的情景,也记得我。他七十年代后期离家来到霍岛,80年下泰国谋生,三个儿子都受到高等教育,都到过美国读书。提起南佤邦缅共时期往事,我和他谈得很过瘾。允高是当时南佤县所在地。“允高”是掸语古镇的意思,“邦佯”地名的意思是——“克伦族军人曾驻”。还提到了“邦桑”“那乐”这些地名的意思(我的解释来源于当年)。还比如江西的“孟坦”,是问路的意思。等等。这些往事说起来很有共同语言。晚上回到老彭别墅,再一次采访老彭。提到那份《告全国各民族书》,是明选的夫人格外给我的。问老彭这是谁起草的?老彭想了想回答说也记不起来了。(笔者注:振辉兄认为可能出自李宗祥手)老彭一再提到自己是中国人,华人后裔。这或许是这一次“会理照片”的原因?这些照片勾起老彭很多感慨?自己毕竟是华人。笔者觉得奇怪的是,这一次到清迈看望老彭,第一,正巧第二天就是老彭生日(腊月十九),第二,正巧缅甸大赦,钦纽获释,老彭看到电脑上的钦纽感觉苍然,第三,果敢居然发生白所成“遇刺”事件。第四,得到刘国玺的传话内容,和字三通了电话。谨以此言为《彭家声自述》的结束语——(“红军哥哥”转载貌强翻译的一篇采访录,是早期的)“彭家声答:缅甸至今没有一个真正政府。军队不能代表政府。年大选后,军人集团就篡夺了国家权力。自此,我们的国家就没有真正的政府。国际社会从来没有正式认可军人集团为(缅甸)政府。目前,缅甸这个国家是由军人集团成立的一个临时委员会所统治。该临时委员会以前叫国家法律与秩序恢复委员会,后来改称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政府军其实也是一个土族地方军,它不能代表这个国家。为了国家的和平与福利,果敢人民在年主动接近军人集团控制的委员会——为的是捍卫国家和平,让人民能过和平生活。”(它)“其实也是一个土族地方军,它不能代表这个国家”。这句话可能只有老彭想得出来!资料一,泰北暂栖地留影资料二,会理掠影资料三,年笔者所摄果敢老街大庙香客 免责声明 心系果敢致力于好文推送,部分内容来自网络,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文章表达为作者观点,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转载和分享?查看往期,点击阅读原文!(欢迎留言!)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赞一下呗 (小编投稿邮箱:chkokang qq.鍖椾含鏈夊摢浜涚櫧鐧滈涓撶鍖婚櫌鐧界櫆椋庤蒋鑶忚兘涓嶈兘娌荤櫧鐧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xgpw/157.html
- 上一篇文章: 女性如何健康美容中药美容外用五法
- 下一篇文章: 高州荔乡游子MV震撼发布,带你走进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