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这六个字就与我们结下了一生的缘分。我们在这里学习、工作、生活,四年、七年、十年,甚至更久,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北林。从“北林四重奏”里,我们了解到北林的前生今世、风雨变迁,知道了这座园子里的很多小秘密,但这就是北林的全部了吗?这座园子里,还有哪些秘密你未曾发现?还有哪些细节尚待发掘?敬请期待北林招办陆续推出的解密系列“北林,你不知道”。我说了,你就知道。

今天第一期,让我们走进博物馆奇妙夜,听听那些藏品的小故事。

在洋白蜡大道上,有一座造型古朴的红色建筑——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这座博物馆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年,是一座MuseumofNaturalHistory,是对博物学的生动展示。

在这里,33万件藏品,带你穿越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徜徉在动植物的世界,游弋于土壤矿物的海洋,穿梭在生态系统进化演变的历程中,感叹自然造物的神奇,今天,让我们对话历史的空气,聆听生命的律动,寻找出其中的十宗“最”。

最古老的标本

这株叫做EpilaleinmLatipolinm的标本,甚至连个中文名都没有,它来自土耳其,采集于年(跟爱因斯坦同岁哇),最早藏于京师大学堂森林植物标本室,后来到了北京大学森林系,随着全国院系调整的大浪潮,它随着北大森林系一起并入了北京林学院,被藏于北林森林植物标本馆内,找到了生命的归宿,结束半个多世纪的漂泊。年,随着北林博物馆成立,它作为当之无愧的大哥,与其它众弟妹搬入了新家。现在这妹标本藏于博物馆的标本库,在库里,我们还发现了写有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农学院等标签的标本,北林发展的印记跃然纸上。现在这些标本并不进行日常展示,只会在重要的时间节点才会与大家见面,要一睹真容,只能看命啦。(现藏于博物馆标本库)

最珍贵的标本

讲到最珍贵,我们以为是国宝熊猫。然而博物馆的老师向我们强烈推荐了这只呆萌的普氏原羚,说这是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中数量最少的物种,被中国的濒危动物兽类红皮书列为极危级动物,同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除了普氏原羚之外,博物馆还收藏了9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的54种,其中包括大熊猫、东北虎、亚洲象、朱鹮等。如果你有机会走进北林大博物馆,不妨找找这些珍贵的小精灵吧。(现藏于博物馆一层哺乳动物展厅)

最英雄的标本

走进博物馆,很多人是冲这俩来的,他们就是大熊猫标本“白石”和“雨诗”。今天我们向大家重点介绍“白石”。年9月,结束了长达8年的旅美生涯,“白石”回到了祖国,五年后,他以31岁的高龄病逝在广州动物园,成为了大熊猫家族里名副其实的长寿英雄。

当然,“白石”的英雄之名远不止长寿这么简单,在访美之前,他就以健壮的体魄称霸四川卧龙山区,是个真真切切的少年英雄。

年,“白石”赴美国进行文化交流,代表国家,肩负两国交流的重任,成为国家的英雄。年,“白石”的孩子“华美”在美国圣迭戈动物园出生,“华美”成为第一只在国外出生后回到中国的大熊猫,也是第一只在美国出生并存活下来的大熊猫,其意义非同寻常。在“白石”的孩子中,还有一只非常著名的,那就是赠台雄性大熊猫——团团。从这个意义上说,“白石”是个英雄的父亲。

如今的“白石”在国家林业局的许可下,由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借于北林博物馆展出,此时,他继续用温暖的笑容,向参观者诉说他英雄的传奇。(现藏于博物馆一层哺乳动物展厅)

最北林的标本

在博物馆二层的昆虫与爬行动物展厅,有一整片坑坑洼洼的木桩,很多人看着奇怪,这些烂木头有什么可以展览的?它们有自己响亮的名字—虫害木,就是钻蛀性昆虫在树木上留下的“生活的痕迹”—坑道,而每一个坑道都有一段属于虫虫家族的故事,有的蜿蜒曲折,有的四通八达,有的直来直去,有的狡虫三窟。钻蛀性昆虫的幼虫取食并生活在树木内部,包括天牛、小蠹、吉丁、象甲、木蠹蛾、树蜂等成员。随着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外来有害生物的传播、不适宜的植树造林或粗糙的管护,钻蛀性昆虫中的部分成员成为了臭名昭著的“最难防治”的害虫,没有之一。通过研究这些坑道,可以判断它们的种类,甚至它们是如何交配、如何产卵、幼虫如何成长的,从而开发出最适合的防治方法。这些“烂木头”由林学院森林保护学科的师生们近20年来不断从全国各地收集并制作,种类多、数量大,而成为了最能代表北林特色的收藏。(现藏于博物馆二层昆虫与爬行动物展厅)

最意外的标本

在博物馆二层的昆虫展厅,有一对美丽的蝴蝶堪称“镇厅之宝”,叫金斑喙凤蝶。它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中唯一的蝶类,是世界上最名贵、极为罕见的蝴蝶,中国特有种。长期以来,一直被誉为“梦幻中的蝴蝶”。哇哦,这么名贵的蝴蝶,一定得来的特别不易,那你就想多了。在年,学校筹建博物馆的时候,要把散落在学校各个学院的标本进行集中,来自林学院、生物学院的动植物标本,来自水保学院的矿物、土壤标本,来自材料学院的木材标本等等汇聚一堂,就在工作人员对这些标本进行分类整理的时候,意外发现了这对金斑喙凤蝶,拯救它们于尘封之中,让这对“梦幻中的蝴蝶”得以告别长长的梦境,在现实中绽放光彩。(现藏于博物馆二层昆虫展厅)

如果说金斑喙凤蝶只是意外地发现,那么下面两件藏品绝对属于意外地得到了。

这只来自青藏高原的藏原羚,真的是路边捡回来的。那年学校生物学院的一名老师在青海自驾游的路上,风驰电掣间发现路边有一只瘫倒的动物,出于职业敏感倒车回来,发现这货不知道因为什么想不开的事情,一头撞死在了路边的里程碑上,于是就将其遗体小心保管,千里迢迢带回北京制成了标本。这当然是经过了相关部门手续审批的,大家可不要“守碑待羚”,到马路上随便捡想不开的野生动物啊。(现藏于博物馆一层哺乳动物展厅)

比藏原羚更想不开的,可能就是这只雕鸮了。它的捐赠者同样也是学校的职工,来自他一个开火车的朋友。这只大鸟一头撞死在了火车上,停着的火车上!真是不敢揣测这货当时是怎么想的啊!!!(现藏于博物馆二层鸟类和爬行动物展厅)

最悲伤的标本

博物馆里有只没胳膊的幼年小熊,博物馆的老师叫它“维纳斯熊”。这是一只黑熊,死于,猎杀!!前肢被盗猎者齐刷刷砍掉,左腿还带着猎套。熊掌,为了可笑的口腹之欲,为了人类的贪婪私欲,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迅速凋零。(现藏于博物馆一层哺乳动物展厅)

跟“维纳斯熊”一样命运的还有几只姿态优美的小天鹅,它们来自某地一家餐馆的冰箱,是在执法检查的时候被罚没的,死亡的理由很简单——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维纳斯”“天鹅”都是美的代名词,如今它们静静地站在那里,成了残缺的标本,与它们对视,看到的是贪婪,感到的是悲伤。(现藏于博物馆三层鸟类与爬行动物展厅)

最淘气的标本

在博物馆里有7只藏羚羊的标本,其中有一只特别与众不同,相对于人家曲线优美的羚角,它的就像脑袋上随便插了两根折了一半的破天线,有明显的伤痕;相对于人家棱角分明的俏脸,它的脸胖胖的,哦不,是肿肿的。它是一只从小就被保护站救助的藏羚羊,小时候寄养在牧民家里,由于性格刚烈,四处打架,在一次顶死了牧民的牲口后,被华丽丽地嫌弃了,又被送到了保护站。在今后的岁月里,这货淘性不改,到处惹是生非,跟人斗狠,伤痕累累,甚至折断了羚角。最后,你猜它是怎么死的?打架打死的。(现藏于博物馆四层进化与发育展厅)

最新闻的标本

博物馆内有两件标本,你可能没特别注意过它们,但若是







































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潈濞佺殑鍖婚櫌
璋佺湅濂戒簡鐧界櫆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xgpw/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