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驱虫用药的选择及效果评判方案
寄生虫病是猪场常见疾病之一,会造成仔猪残次率高、饲料浪费,同时也是猪群免疫抑制的原因之一。虽然驱虫工作已经纳入猪场防控体系当中,但由于市场上驱虫产品种类众多,且缺乏系统驱虫效果的评价方法,使得猪场无法确保所选择的药品最为有效。目前还没有一种驱虫药对所有寄生虫都有效,对如何选择安全且高效的驱虫药进行探索,帮助猪场减少经济损失是寄生虫控制中的重要话题。本文通过华东区某规模猪场实际案例,应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最终筛选出一组最佳药物,以供养殖同仁参考。 01材料与方法海正 1.1 试验药物分组 海正 1.2 试验动物 本试验选在华东某规模猪场进行,该猪场存栏头繁殖母猪。 其中粉剂试验组(A,B,C,D)和针剂组(E,F)在后备母猪舍进行,海达宁浇泼组在平均4胎龄的经产母猪上进行。 海正 1.3 观察指标 1.3.1蹭痒指数(RI)测定方法:将25~30头猪或整群分为一组,测定15min内这一组猪的蹭痒次数,然后用该次数除以猪的头数,得出的数值就是蹭痒指数RI;(重度感染:蹭痒指数大于0.4;2、中度感染:蹭痒指数0.1—0.4;3、轻度感染:蹭痒指数小于0.1;方法来源于《猪病学》第九版)1.3.2背部死皮照片:每组选择10头,在试验前、试验6天、试验30天进行拍照、编号;该指标选定在高胎次且死皮发生率较高的海达宁浇泼组,因后备母猪整体皮肤无明显黑死皮表现,所以不对其进行观测;1.3.3粪便卵囊数量:粉剂组A,B,C,D和针剂组E,F,每组选取三个粪便混样;海达宁浇泼组,选用固定的8头妊娠母猪的粪便,选择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在用药前、用药6天、用药30天进行粪便卵囊测数;02结果海正 2.1 蹭痒指数RI 结论:后备猪群(ABCDEF组)在用药前,整体的蹭痒属于轻度感染,在用药30天后,能够继续维持该感染状态;海达宁浇泼组:因选取四胎以上经产母猪作为试验对象,试验前就可以经常见到在定位栏中蹭痒,经测定蹭痒指数属于严重感染,在使用第6天,感染程度就下降至中度感染状态,用药第30天基本无蹭痒情况的发生。 海正 2.2 背部皮肤改善效果照片 海达宁使用前后对比 耳号 海达宁给药前1天 海达宁给药后第6天 海达宁给药后30天 T G T 由上图可见,六头死皮较为严重的种猪,在使用海达宁第六天后,背部皮肤就有改善效果,使用30天后,全身死皮基本蜕除,眼观可明显看出蜕变效果,个别严重病例,仅需用毛刷进行刷试,死皮即可脱落。 海正 2.3 卵囊数量 根据重度感染:1g猪粪便中虫卵数量>个;中度感染:1g猪粪便中虫卵数量—个;轻度感染:1g猪粪便中虫卵数量<个; 所选试验猪群感染程度均为轻度感染,且在经过药物使用后第6天,均表现使用驱虫药后特有的“超排卵囊”的现象,在用药后30天,卵囊数量均表现下降,但F针剂反而卵囊无限增量,B粉剂组未检测到卵囊;海达宁浇泼组:在用药前属于轻度感染,在浇泼后6天,仅有一头有少量卵囊的检出,其余7头均未检出卵囊,30天后再次检测,仍未检测出虫卵; 03结论1.经产母猪比后备母猪的体表寄生虫感染严重,经药物使用后,B粉剂组、海达宁浇泼组在控制体表寄生虫方面表现较为明显; 2.海达宁对于高胎次母猪,在疥螨感染的皮肤上改善较为明显,死皮过于严重的种猪,在浇泼15天后,可用毛刷进行辅助性刷试,帮助其蜕皮,更易增强效果,使用30天后,皮肤回归后备母猪皮肤表现,颜色红润,毛色光滑,耳垢现象改善也较为明显; 3.本次试验的药品对于体内寄生虫都具有驱杀效果,从粪便中卵囊数量的指标来评判,B粉剂组、海达宁浇泼组也表现的较为显著。结合体内体表寄生虫控制效果,综合评定海达宁(0.5%莫昔克丁浇泼溶液)在本场驱虫药物选择上更具竞争力,是规模猪场值得信赖的驱虫药选择。 海正动保技术部孙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xgpw/5900.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仅剩最后1个月,撑不下去就看看
- 下一篇文章: 个经典偏方为了家人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