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保康店垭青河
店垭人,52岁,县财政局职工,工作生活中喜好拍照,理想是在莽莽大山中,跑遍保康山山水水、村村寨寨,努力提高摄影技艺,以不可抵挡的热情,用相机记录保康家乡秀美的山水和劳动者美丽的身影。 店垭(一) 图文/青河 茶乡店垭镇是襄阳市东南部的“口子镇”,是远近闻名的茶乡,拥有茶园面积近万亩,是保康“绿生”茶叶主产区,其茶味,香高味醇,其茶色,清亮碧绿。也是远近闻名的牲猪产销大镇,辖区内保宜高速公路贯穿全镇。店垭镇格栏坪村入选农业部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是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保康南大门,茶乡店垭镇。每年春季一到,店垭街上有两种人特别多,一是茶叶经销商,二是仔猪经销商,他们来自四面八方,用他们精明的经商之道,炒热了店垭经济。 茶乡日出,迎来了新的一天,看着初升的太阳,每天都充满着新希望,茶乡注入了新的活力。 店垭镇白墙红瓦的街道中,夹着一条保宜省道,高速未通之前,是保康到宜昌的必经之地。 四月的清晨,站在店垭的街头,向南望去,远山如黛,透出春天的气息。 将军坡是否出过将军,无从考证,但它每年锲而不舍地盛开着一大片粉红色的桃花。远远望去,那就是我的母校店垭中学,恩师彭心海老校长、刘会炎老师在店垭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可谓桃李满天下,他们却因病过早的离开了我们。此刻我无比怀念他们。这所学校曾有苏、杨、肖、谢四大金装才子就读过,店垭的学子无不以他们为荣,他们是“别个家里的孩子”的经典范例。 这个地方并不富裕,甚至还很贫穷,她用博大的胸怀养育了我们,无论我走到哪里,脑子里、骨子里都不会忘记,因为她的名字叫故乡。 黄坪地势相对坦和,形似盆地地貌,高高低低的油菜花,不知吸引过多少人的眼球,人们从来就没有看烦过,店垭的菜籽油纯正透亮,堪称一绝。 插秧季节,农家飘出来的袅袅炊烟,都夹带着地道腊肉的香味,因为这时节农事不等人,家里有啥好吃的都端上来,犒劳那些头顶烈日,脚踩泥土的乡亲们。值得一提的是,黄坪有个白龙洞,四季流淌着清澈甘洌的泉水,永不停歇。原先店垭老街冬季缺水,人们就用拖拉机拉回老龙洞的泉水,来供应集镇生活用水。作家晓苏教授在他的小说中,曾多次提及,黄坪人为有上天赐予此泉而深感荣幸,我作为一个店垭人也为有此泉而自豪。 茶山上采茶人,看起来都是有了一些年龄的人,那些年轻的后生们,多是远走他乡外出打工去了,家里务农的人,都是一些老龄化了的人。像潘同学(德权)那般力郎的小伙子都南下了,现在固守家园的人,都不很力郎。好在店垭民风淳朴,家里有急事或是重体力活,乡邻总会相互帮忙,实行互助,共渡难关。 烟雨迷离,红瓦农舍若隐若现,又显别样风情。 杨树水库边上的人家,有山有水有田,道路畅通,这里曾是当年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下山下乡的地方,他们把花样年华献给了这片多情的土地。如今几乎所有的土地都用来种植茶树,店垭成为名副其实的茶乡。 店垭乡村的交通工具,多以摩托为主,图个方便实用。摩的骑士们往往艺高人胆大,满载亲友呼啸而来,绝尘而去。 每年一到清明或过年前,作者就要和家人拜祭地下的父母,为他们插上一串串清明吊或是焚烧一些火纸。这山沟沟里有着诸多的年少记忆,让人回味无穷,有各种快乐的、心酸的、幸福的...... 店垭茶山是很多人回忆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印记,不管你的年龄有多大,职位有多高,只要一回到店垭,总会跑到茶园里观观风景,呼吸一下茶园里那独特的清新空气,听听周围树林子里的虫叫鸟鸣。尽管过去几十年了,儿时采茶的那种美好记忆终究难忘。 农舍周围田园阡陌间,处处桃红柳绿,村庄环境优美,到处都是茶园,满眼都是春色。 拐过一道弯,又现一片景。 田间多有巨石,村民在上面刻上与爱情有关的文字,成为山野里独有的天然爱情公园,人们期望美好的爱情像巨石一样坚固,许多相亲相爱的年轻人到格栏坪游玩,必到此处,期望他们的爱情像磐石一样坚固,永不变心。 从春季桃李怒放开始,游人就从四方八方涌入格栏坪这个最美休闲的乡村,来陶冶自己的情怀,放飞思绪,寻找乡愁。他们或走在乡间小道上,或漫步在小河边,或坐靠于廊桥内,或观赏百年沧桑花屋,一颗被尘世纷扰的心会沉静下来,任何烦心的事,都丢在了风中,然后洒下一路银铃般的欢笑。 优美的居住环境,舒适的农家房舍。 小河被治理的有条有理,风平浪静,偶有鸭群游过,荡起层层微波。 风雨廊桥,卧波横跨格栏河,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方便,也给格栏坪平添了一道风景。保康有一位王姓诗人参观廊桥后,诗兴大发,写到:“余随团校阅‘美丽乡村·绿满保康?’之效,至店垭格栏坪。桥如虹、田如棋、景如画,妙哉善哉!廊桥卧波故都城,惠风不教雨打萍。纵有瑕疵三两处,犹是楚源一胜景。溪瘦霜肥显冬寒,墙白瓦黛掩春深。群峰逶迤放眼望,牧笛山歌驻足听”。 农家乐餐馆里,一位姓山的老板在门前栽种了大量古桩盆景,屋旁喂养了野鸡、锦鸡、孔雀等动物,招徕游客。游客到来,孔雀很识相凑趣的开屏,给游客和小孩带来的欢乐。 从黄坪到白蜡,再到重阳,油菜地连成一片,构成了春天一冲金色的花海走廊。 油菜花像一块大地毯,图案优美。曾在某年开往县城的班车上,从黄坪上车的旅客中,一个拿了两蛇皮口袋东西的小伙子,坐在我身边。闲聊,便无话找话,问他在此上车是不是黄坪人,他很骄傲的说,我去白蜡,走岳母的。眼睛扫了一下蛇皮袋子后说:“这些都是岳母给的腊肉”。我有心调侃他,说:“你来看岳母,东西是‘白拿’的”,他一再肯定说“是的,是的”。我估计他没有听懂,进一步说:“以后要孝敬老人,东西不能白拿哟!”。他终于听懂了,呵呵笑着,仿佛心里不服气在说,不拿白不拿,拿了就白拿。以后在城里街上散步,又遇到了这个坐车的城里人,就向我同行的人介绍说,这个人是我们店子垭的“白拿女婿”。 作者在一个亲戚家的屋后,发现了极为稀有的药材,七叶一枝花。 店垭(二) 刘保培摄 黎明的太阳照耀在茶乡的大地上。 向南望去,格栏坪一片云海,弥漫在群山之中。 保宜高速在云雾与群山中穿行。 雨过天晴的早上,站在土地岭,便看到黄坪一片云海,依稀可见远处村民的房屋,俨然一幅精美的水墨画。 土地岭通往宜昌的省道两边新建了不少的农舍,村民逐渐富裕后,都从交通不方便的地方,集中迁居到一起,从此过上了方便、舒适的生活。 云霞漫天,洒满了家乡的山,映红了乡村的树,成为一种美丽的剪影画。 店垭(三) ——徐家堰贾家冲风光 王明瑞摄 如果您觉得不错,请点赞或留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xgpw/769.html
- 上一篇文章: 植物图文消息汇总篇第1篇
- 下一篇文章: 鸡年特辑中国各地特产一览表,再也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