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程少为 http://pf.39.net/bdfyy/bdfzg/201217/8505686.html

小麦赤霉病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常发性重要病害,不仅严重影响小麦高产稳产,而且发病后产生的真菌毒素(DON)污染麦粒,影响小麦质量安全,对人畜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据悉,今年小麦赤霉病长江中下游、江淮麦区大流行,黄淮麦区偏重流行。为推进科学防控,保障小麦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农业专家提出以下防控意见。

一、防治策略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温湿气候型重大流行性病害,可防、可控、不可治,必须立足预防。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等小麦赤霉病常年重发麦区,坚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不动摇,黄淮中北部、华北等常年小麦赤霉病偶发麦区,坚持“立足预防、适时用药”不放松,科学防控,有效降低病害流行风险,保障小麦产量和质量安全。

二、防治技术

在加强肥水管理、降低田间湿度的同时,及时喷施对路药剂预防是目前控制赤霉病发生流行、降低毒素污染的关键措施。应做到“四个坚持”。

(一)坚持适期用药。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是预防控制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最佳时期。长江流域、江淮、黄淮等常发区,全面落实“见花打药”预防控制措施,如遇连阴雨、长时间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需进行第二次防治的,应在第一次用药后5-7天再次施药。黄淮北部、华北、西北等偶发区,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ycxz/9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