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平县年小麦拔节期及中后期管理技
目前我县小麦已进入拔节期,春季第一次肥水管理已基本完成,主体麦田长势均衡,群体结构比较合理,个体发育比较健壮,生育时期较常年明显提前,为后期延长灌浆时间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当前小麦苗情特点 1、群体结构比较合理。越冬前苗情基础较好,主体麦田长势均衡,一、二、三类麦比例约5:4:1,为春季稳健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春季气温偏高且降水较多,利于小麦早返青生长和苗情转化升级。据拔节期考察,平均亩总茎数82万,比常年多3.9万,具有4片叶的有效大蘖达到49.7万,群体结构合理,分蘖两极分化明显,为后期提高穗层整齐度,形成合理产量结构创造了条件。 2、个体发育比较健壮。据农业气象情报,春季4次大范围降水有效增加了土壤墒情,2月27~28日平均降水18.5毫米;3月1日、19~20日、26日三次降水量达21~37毫米,大部麦区0~10厘米土壤含水量达75%以上,对小麦春季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据拔节期考察,平均株高37厘米,单株次生根11.5条,单株茎蘖数3.1个,分别比常年高3.8厘米,多1.7条次生根,单株分蘖持平。主体麦田叶色正常,茎蘖粗壮,未发现大面积脱肥、旺长现象。 3、生育进程明显提前。自1月中下旬以来,大部麦区平均气温偏高。1月中旬较常年偏高1~3℃,1月下旬大部偏高1~2℃,2月平均气温比常年高2~5℃,返青期平均为3月1日,较常年早3~4天。3月上旬气温接近常年,中旬高2~3℃,下旬高3~5℃。3月15~21日(平均为3月18日)进入起身期,比常年早4~5天,4月2日~9日(平均为4月6日)进入拔节期,比常年早4~5天。预计小麦4月底~5月初陆续抽穗。生育进程提前为延长后期灌浆时间有利,但同时遭遇晚霜冻害的概率增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病虫害可能偏重发生。根据冬前病虫基数调查,结合作物布局、农业生态条件、品种抗性、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小麦病虫害总体将中等发生,吸浆虫、红蜘蛛、纹枯病、茎基腐、麦田杂草等在部分区域偏重发生,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有偏重流行趋势,对夏粮生产构成一定威胁。 2、遭遇“倒春寒”概率增加。由于春季气温偏高,今年预计4月中旬末~下旬初小麦从南到北进入孕穗期,此时小麦抗寒能力较差,对于低温比较敏感,遭遇倒春寒的概率增加。 3、个别地块化学除草产生药害。由于操作不规范或用药浓度过大,个别麦田出现叶片斑点、黄化、心叶扭曲等症状。二是上茬夏玉米除草剂药害。主要表现为点片未出苗、心叶扭曲、矮化不长、根尖膨大变型等症状。针对此类麦田应及时叶面喷肥或加强肥水管理进行补救,以免影响产量。 三、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 1、加强肥水管理,确保丰产丰收。小麦拔节孕穗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生长加快,需水需肥量增多,是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对在起身期浇春一水的二、三类麦田,若追施氮素不足15~17公斤的,在挑旗孕穗期结合第二水补足氮肥用量;对于拔节期浇春一水的一类麦田,应在抽穗扬花期浇第二水,两次浇水间隔20天以上进行。为了预防小麦倒伏,后期浇水要密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yfyl/7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农药不懂混配有这35个配方,高效打药不求
- 下一篇文章: 顺平县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