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三农水稻农药减量增效技术
SEM百度竞价招聘求职QQ群 https://m.sojk.net/yinshijj/26700.html 编者按 农药减量增效技术作为年省、市农业农村部门主推技术之一,为加快农作物病虫害生态控制、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安全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市农技推广中心植保植检站近期分别推出水稻、蔬菜、柑橘和茶叶不同作物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引导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使用,促进全市农药减量控害成效进一步提升。 ●水稻农药减量增效技术● 01 稻田耕沤灭螟 在越冬代螟虫化蛹高峰期(赣南3月20-25日)翻耕冬闲水稻田,灌深水淹没稻桩,沤田7-10天,可降低(二化螟、三化螟、大螟)虫源基数,减轻早中稻大田螟虫发生。稻田耕沤灭螟02 灯光诱控害虫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使用杀虫灯对害虫进行诱集杀灭,稻田每30-50亩安装一盏杀虫灯,诱杀多种害虫成虫。 灯光诱控害虫03 性信息素诱控害虫 利用昆虫成虫交配释放性信息素的机理,在田间释放昆虫仿生性信息素,引诱异性昆虫进行诱杀,从而减少其后代种群的数量,达到控制虫害防治效果。如在水稻田安装二化螟或稻纵卷叶螟性诱控器,诱杀雄虫,干扰雌雄交配,减少产卵和幼虫基数,达到控制靶标害虫的目的。 性信息素诱控害虫04 保护利用天敌控害 田埂种植大豆、芝麻等显花植物,保护和提高蜘蛛、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等天敌种群数量和控害能力;在稻田螟虫蛾始盛期人工投放赤眼蜂,控制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 田埂种植大豆保护天敌稻田投放赤眼蜂卵卡05 稻田养鸭治虫控草 机插后15-20天或移栽后7-10天,即秧苗开始返青分蘖时,每亩放20日龄左右的雏鸭7-10只,水稻抽穗时收回鸭子,通过鸭子取食活动,减轻田间杂草和稻飞虱、纹枯病发生。 稻田养鸭治虫控草06 种子处理和秧田送嫁药 早稻种子用咪鲜胺或强氯精浸种,预防和减轻恶苗病、稻瘟病发生;中晚稻种子用吡虫啉拌种,减轻稻蓟马、稻飞虱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秧苗移栽前2-3天施用送嫁药,预防和减轻分蘖期二化螟和稻瘟病。 秧田喷施送嫁药07 生物农药防治 生物农药安全环保无污染,常用的主要有:防治二化螟:苏云金杆菌、多杀霉素、金龟子绿僵菌CQMa、印楝素。防治稻纵卷叶螟: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多杀霉素、短稳杆菌、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防治稻飞虱:苦参碱、金龟子绿僵菌CQMa、球孢白僵菌。防治稻蓟马:多杀霉素、球孢白僵菌防治稻瘟病: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纹枯病、稻曲病:井冈霉素A、申嗪霉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井冈·蜡芽菌、多抗霉素。防治细菌性条斑病:四霉素。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宁南霉素、甾烯醇、几丁聚糖、香菇多糖。08 高效植保机械统防统治 由病虫害专业防治组织应用植保无人机或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防治病虫害,提高作业效率、防治效果和农药利用率。 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病虫害09 科学安全用药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路农药,在害虫低龄幼虫期和病害发病初期施药防治。施药时可添加增效剂,增强农药粘着、扩散和渗透性能,提高药效,减少农药用量。注重轮换和交替使用农药,延缓产生抗药性。 来源:市农技推广中心植保植检站李蔚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cjjg/10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龟甲胶的作用与用途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