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金亮清代天然翡翠被国检误检的原因暨
针对市场上清代翡翠(俗称老坑翡翠)被国检误检为注胶、染色BC货的问题,作为翡翠学的创始人,从翡翠专业的角度上,从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上,我认为有责任和义务对这个翡翠误检的原因进行科学的阐述,并对翡翠检测中日益增多的法律纠纷给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一、清代翡翠被国检检测为BC货的主要原因。1、标准运用的错误 清代天然翡翠被国检误检测为注胶、染色的BC货,其主要原因就是国检标准是按照玉石参数制定的,而不是按照照翡翠参数制定的。所以,国检运用检测现代新玉石的标准来检测清代老坑翡翠,肯定结果是错误的。 2、翡翠和玉石的认知错误 目前国检标准和翡翠玉石行业最大的学术误区,就是把翡翠说成了玉石,将玉石当成了翡翠。而现代科学的进步和历史的事实已经完全证实,翡翠根本就不是玉石,玉石也并不属于翡翠。 3、翡翠和玉石的形成 翡翠属于月陨矿物,是天外陨石坠落地球后,经过漫长的地理运动形成的特殊矿物,数量非常稀少。人类历史上,翡翠仅在陨石坠落地球的缅甸雾露河流域长100公里范围的地区发现,而且这些翡翠已经在100多年前就被捡拾开采绝迹。 玉石是地球原生矿物,在全球各地均有发现,至今仍然在世界各地大量开采,而玉石的主要产区中国和缅甸均不断的发现新的玉石矿藏。 4、翡翠和玉石的矿物成分及物理指标完全不同 翡翠的主要矿物成份是钠铝辉石(NaAISi2O6),平均硬度为6.5-7.0以上,平均密度为3.0-3.33以上,平均折射率为1.66以上。 玉石的主要成份是透闪石(Ca2Mg5Si8O22(OH)2),平均硬度5.50-6.0,平均密度为2.95—3.17,平均折射率为1.61。 5、酸洗漂白、填充注胶、染色渡膜的玉石和翡翠指标 科学实验和研究证明,任何经过酸洗、注胶、染色的翡翠还是玉石,其物理指标均发生了完全的变化,其平均指标均不能达到天然翡翠和天然玉石的标准。 酸洗、注胶、染色过的翡翠和玉石,其平均硬度为5.0-6.5以下,平均密度为2.65-3.17以下,平均折射率为1.53-1.以下。 但是实际市场上,没有见过酸洗、注胶、染色的翡翠销售,因为世界上最差的翡翠,都是价值不扉的宝石,没有人会愿意将价值几百万上千万的翡翠酸洗为几百元的处理翡翠。所以,进行酸洗、注胶、染色的,几乎百分之百是品质较差的普通玉石和石英等其它矿物。 经过科学实验和市场调查,凡是酸洗、注胶、染色的玉石,其硬度大都在6.0以下,其密度大都在3.0以下,其折射率大都在1.53以下。 5、目前中国()国家标准(T)对天然翡翠的定义 (1)、天然翡翠的密度(比重)正常值是3.34(+0.11,-0.09)g/cm3。因此,根据新国标规定天然翡翠的密度是3.25-3.45。根据这个国标标准,只要检测达到这个数据的翡翠,都是天然翡翠。 (2)、天然翡翠的折射率正常值是1.~1.(+0.,-0.)。因此,根据新国标规定天然翡翠的折射率是1.至1.71。根据这个国标标准,只要检测达到这个数据的翡翠,都是天然翡翠。 (3)、天然翡翠的摩氏硬度正常值是6.5~7。因此,根据这个国标标准,只要检测达到这个数据的翡翠,都是天然翡翠。 6、翡翠和玉石的制作工艺及痕迹不同。 翡翠艺术品几乎都是在一百多年以前的清代时期开采加工制作而成,属于人工动力纯手工工艺制作而成,故清代翡翠的特点是: (1)、清代以前因为没有电力,翡翠的加工采用手工低速制作,因此,清代天然翡翠不同于现代电力机械加工,没有统一的规格,没有完全相同尺寸的翡翠,即使同一个翡翠手镯,其内径、外径,每一个点的尺寸都完全不一样。而这些也恰恰是清代天然翡翠的特点。 (2)、清代翡翠加工制作工艺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用天然食用虫蜡对翡翠进行炖制,以增加翡翠的光亮度,而这种炖制工艺完全不仅会改变翡翠的任何物理结构,还会因为虫蜡的天然药用性对人体健康有大益。 翡翠是自然界中最特殊矿物质构造体,属于单斜晶系柱状或纤维状或粒状交织结构。由于结构的特殊,造成了翡翠具有极其细小的凹坑、微孔、沟缝,而未抛光的现在玉石在高倍放大镜下这些特征同样清晰可见。 正因为这个结构特性原因,清代翡翠的炖蜡工艺使用的虫蜡就会依附在翡翠表面上,但是,随着数百年的时间洗礼,年久日深,岁月沧桑,这些清代翡翠表面上的虫蜡残层就慢慢渗透进入翡翠里面,于是形成结晶。经过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这个另类蜡质就是晶化石墨。 (3)、翡翠制品经过一百多年的自然物理变化,这些翡翠的蜡质及其它天然物质自然,有的随时间渗入到翡翠内部形成了结晶体,而这些结晶,被现在检测新玉的检测人员误认为是注胶。 因为,这些晶化石墨在拉曼光谱上呈现附近、附近等波峰,与环氧树脂峰值纠缠,但是,这些晶化石墨不是化学环氧树脂,也不是化学染色剂,不仅不会破坏翡翠的内部结构,反而还会为清代翡翠增添光。 因为现行的国检没有对翡翠、特别是清代翡翠的研究,不能提供科学翡翠这个项目的科学数据库,从而导致了现在检测玉石的国检标准只能执行现在新玉的数据参数,而将这个结晶错误地认为、归纳成化学环氧树脂。 然而,这些还不是导致清代翡翠显示有机峰值被误认为是注胶的唯一原因,清代翡翠因为时代久远,从清代到现在,加制作翡翠工艺品的工匠,在制作的过程中,用手长时间的接触翡翠,使人体排出液以及苯、萘、酯、烷、酸、胺、氯、酮、酚、烯等各类有机物尘埃附着在翡翠上,而各种人类肉眼看不见的大量细菌、孢子、病毒、螨虫等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百年时间中慢慢渗入了这些清代翡翠。由于这些物质的浸入,随着年代的久远,就积攒到了相当的数量,虽然这个量对于清代翡翠来说总体不算大,但却与翡翠残留的虫蜡互相纠缠、溶化,发生络活效应,最后形成了与清代翡翠炖蜡时所用的四川虫蜡有所区别,而形成了另类蜡质。这也是造成现在光谱检测中误检的重要原因。 其实,所有清代的翡翠,包括北京故宫的、台北故宫的、大英博物馆的等等,甚至是宋美龄的那对著名翡翠手镯,在中国国检测标准的检测下,全部都是翡翠BC货。 而即使是现在的玉石制品,在购买和佩戴几年后,经过各种肥皂水、洗洁精、化妆品的接触,再去鉴定时,也一样被检测为BC货。 (4)、清代以前因为没有电力,翡翠的加工采用手工低速抛光,表面的光洁度、平整度差,客观条件形成了抛光不细,导致玉器表面坑洼点明显,特别是经过了一百多年的自然老化、风化,在平面形成了自然的橘皮状和天然小坑。而这个特征被现在国检错误地认为是酸洗痕迹。 放大镜观测的酸洗后玉石放大镜观测的清代天然翡翠表面, 表面,是典型网纹状。是翡翠特有的橘皮状 目前的国标,以眼学鉴定为主要是判断标准的第一项。国检鉴定人员只要拿放大镜观测到表面有纹状和坑洼点,就判定为强酸洗过,直接判定为处理的BC货了。 目前国检的基本设备就是放大镜和红外仪器,而大多数检测机构连红外仪器都不用,基本就是直接放大镜观察表面有否裂痕,用紫外灯照射有没有荧光反映,作为唯一判断翡翠是否酸洗、染色、注胶,是否处理的唯一标准了。 目前国检的判断方法缺乏基本检测物质的科学仪器,连高倍光学显微镜都没有配备,更没有其它国际公认认可的矿物和物理的高端精密检测仪器,而其实使用高倍显微镜就可以完全区分这个表面纹状和裂痕了。现在国检在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和标准下,检测结果又没有标注任何检测过程、方法、还没有完整的科学检测结果数据的情况下作出的检测证书,不具备科学性。 于是,目前国检机构误将强酸洗过“网状酸蚀纹”与天然翡翠表面具备的“桔皮状/橘皮纹”特性当成了注胶、染色的唯一证据使用,出具检测证明。 清代以前因为没有电力,翡翠的加工采用手工低速抛光,客观条件形成了抛光不细,导致玉器表面坑洼点明显,由于清代翡翠使用人力动力,故翡翠这些“桔皮状/橘皮纹”正是天然翡翠工艺品具备的典型翡翠特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为了将普通的玉石增加颜色和美观,对普通玉石进行化学酸洗后注胶染色,而这些普通玉石经过酸洗、注胶、染色后,其玉石的表面就会呈现典型的网状裂痕。 而因为国检的标准没有翡翠的参数,而国检测的检测人员又没有经过翡翠的检测培训,缺乏对翡翠的认知,于是就错误地将清代翡翠表面的橘皮状和天然小坑,误认为是现代玉石酸洗后的网状裂痕。 科学常识证明,世界上任何物质,每时每刻都在氧化中老化,时间远久,于是在古代的玉器、翡翠、瓷器等文化物品中产生肉眼看不见的沟渠、皲裂、网纹等老化开片的正常现象。 翡翠是单斜晶系,最常见的是柱状、纤维状、粒状的非均质致密集合体的特殊结构构,而这些结构因为清代以前加工翡翠的打磨和抛光工艺水平落后,翡翠在人力下运转速度低,抛光粉不匀所抛出的表面光泽度达不到现在高科技的转速结果,于是导致清代翡翠制作时抛光粉不能抛出如现在玉石制品那种镜面般的平滑,故清代翡翠呈现“桔皮状/橘皮纹”这些现象,而具备这些现象正是清代天然翡翠的基本特征,这并非国检中误认为的酸蚀纹。因为,酸洗、注胶、染色的化学技术是近三十年内才发明的,而清代已经远离我们一个多世纪了。 (5)、清代天然翡翠呈现紫外荧光等原因综述。 清代翡翠时间年代久远,表面形成了包浆,而包浆是证明翡翠属于清代物件的科学公认。因为翡翠在经历了100多年后,经过长期的氧化,在表面产生的一层氧化膜,层氧化膜就是文物鉴定中通俗表述用语包浆,这层氧化膜里有空气中飘浮的苯等微量有机物,所以在现代红外光谱仪下呈现出不符合现行国标标准的荧光反映,从而被国检测机构检测人员误判为注胶染色翡翠。 因为现在的注胶染色玉石制品,是采用大量的化工环氧树脂对酸洗玉石进行空隙填充的,而环氧树脂在紫外光下呈现的就是荧光现象强烈。 其实,清代天然翡翠之所以在现代紫外光下呈现微弱荧光现象,是因为清代翡翠在翡翠加工制作过程中工序中的使用了食用蜡或者上天然动物油(胶)抛光所导致,而天然食用蜡或者上天然动物油(胶)本身在紫外光下就会产生荧光现象,特别是在经过了一百多年后,翡翠本身通过与空气长期接触,或者与其它物质接触,产生的结晶,也一样会产生荧光。 人工树脂在紫外光作用下,会产生荧光,所以国标在检测现代玉石中,将这项作为判断标准之一本身没有问题,但是问题是在紫外光下可以产生荧光的物质和因素多得去了。如果将这个标准用于鉴定清代翡翠中,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国检鉴定检测机构没有分析这种至荧光现象的先进仪器设备,也没有专家的工作人员,根本不能在鉴定证书中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通过报告参数说明和证明这种至荧光的物质属于什么,是哪种胶。 而同样的,现在的检测证明中对清代翡翠的染色、吸引带的问题,也是一样的。因为,检测机构不能说明清代翡翠是怎么染色的,是染了什么色,用的是什么染色剂,更无法出具科学的数据报告,仅仅是凭借放大镜肉眼观察而得出的错误结论。 其实,即使通过检测的现代新玉石,在人体佩戴过一段时间后,再去做检测,一样会产生荧光反映,而时间越久,在紫外光下的荧光越强,这就是因为人体佩戴,通过接触不同物质到玉石上,经过累积,就让玉石由A货变成BC货了。 中国从年引入红外光谱仪,但是没有一份翡翠检测报告详细告知了所检翡翠中的有机物到底是什么物质?因为红外光谱仪无法准确给岀翡翠中有机物的种类,而所有的清代翡翠和绝大多数的高端玉石都含有机物,因为天然翡翠经过长时间的佩臷或者与自然界的接触,也会有油脂和蜡的自然渗入,这就导致了翡翠中含有有机物。 关于清代天然翡翠的吸收带问题也同样一样,因为红外光谱显示聚合物吸收峰,是很多种有机物均可导致的普通现象,包括食用虫蜡和天然动物胶等都可致这个吸收峰,而现在的国检机构一样不能给出科学报告数据。二、对中国国家标准及检测机构的误解导致检测结果错误。1、现在商业市场中执行的国标,并不是国家翡翠检测标准。 人们在日常商业的检测中,将国家推荐的行业标准误认为是国家强制执行的认定翡翠玉石珠宝的国家标准,正因为这个认识错误,导致了清代翡翠的检测送检地点错误,而导致将天然翡翠检测为BC货处理翡翠。 新的国标GB/T-《珠宝玉石·名称》,其中“GB/T”是什么意思呢?这3个字母是抽取“国标/推荐执行标准”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而来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挂靠在地矿部门的机构制定的仅供参考的“行业标准”,因为政府是不会为玉石翡翠珠宝制定专门的、唯一的、强制的、具有司法鉴定地位的国家标准的。 国标GB/T-《珠宝玉石·名称》中的“GB是国标的意思,T是推荐执行标准的意思,这个标准其实就是挂靠在地矿部门的机构,专门是为工业产品制定的、仅供参考的“行业标准”。 国家行业标准于2年3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主要是针对新坑开采、加工的“天然未镶嵌及镶嵌磨制抛光的分级规则,在2年以前,中国市场上流行的各种坑口开采、加工的翡翠制品,其实并没有一个珠宝玉石行业全国统一规范的量化指标认证体系。由于国标翡翠样本采集数据库的局限性,《翡翠分级》的标准也没有可以适用于清代加工制作的老坑翡翠艺术品的检测与认证。正因为目前的情况这样,清代翡翠依靠现代玉石数据制定出来的标准检测,肯定是达不到天然翡翠的检测标准要求。 因为现行的国家行业标准,是完全按照GemologicalInstituteofAmerica(美国珠宝学院)年制定的鉴定标准制定的,但是美国珠宝学院制定的这个标准,则完全是依据现在新玉石的数据得出,而现在新玉石是现代开采的、原始状态下的矿石,这种新玉石没有经历过生活环境以及人体的氧化或各种有机物浸染的干扰,所以检测时就不可能出现有机物谱峰。 美国珠宝学院研究的是新开采的玉石矿石(被现代人定义为翡翠),美国珠宝学院没想到中国人在清代就几乎挖完了真正的翡翠,并将翡翠当作宝石作为饰品,甚至是货币储备,况且由于数百年的时间,有少数量的清代翡翠也存在于世间流通,所以,美国珠宝学院就根本没有考虑到清代的翡翠,更不会想到这些翡翠的天然虫蜡加工工艺,以及这些被人使用过的翡翠会有哪些变化。 清代翡翠的炖蜡工艺、清代翡翠的虫蜡和动物胶进行抛光的工艺,其所使用的蜡是出产于四川省的虫蜡,一种寄生在女贞树或白蜡树上的白蜡虫所分泌的有机物质,虫蜡层会在老翡翠制品表面形成一种结晶化的有机物保护膜。这种传统的翡翠工艺技术只是改善了翡翠表面的呈色特征,仅仅是对翡翠表面的养护,是光学映射效果,并没有改变翡翠制品的内部结构,没有对翡翠本身造成任何化学和物理变化,在过去数百年来,一直是世界认可的翡翠表面正常合理的传统工艺技术,属于公认的天然翡翠。 到目前为止,中国没有一部国家法律确认的翡翠检测标准,也就是说中国目前还没有任何一部关于翡翠或者玉石的司法性质的认定数据库,没有国家统一的翡翠检测学术标准,所以,消费者用这个推荐的行业标准作为检测翡翠的司法标准,是完全错误的。 因此,鉴定翡翠,特别是清代翡翠,最基本的、最简单、最科学的标准,就是检测翡翠的密度、硬度、折光率,只要这三项达到翡翠物理指标,即可判定为天然翡翠。 而传统的翡翠行家肉眼观察、触摸、听声音等方式,也是完全可以认定清代翡翠的最直接有效方法。 2、现在所有的国检商检机构并非国家行为。 目前中国市场的所有珠宝玉石的国检机构,并非国家机构,也不是国家强制检测机构,而是纯市场商业行为,消费者因为对这个检测机构的误会,在送检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法律纠纷,更是导致了清代翡翠被错误检测成为翡翠BC货的主要原因。 因为,持有清代翡翠的消费者找错了鉴定的机构,也错误地将目前的这个国检机构当成了可以直到司法效力的国家机构,事实是,这个商业检测机构并不对检测的物件负法律责任。 (1)、现在全国进行玉石翡翠检测的国检中心,其实并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一个机构或者单位,而是在工商局注册登记的一家私人企业。经过在国家工商网查询获知,国检中心的全称是“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实验室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4日,注册资本金为200万元人民币,法人代表是周先生。 所以,大家认为是国家检测的“国检”机构,其实只是在中国众多检测机构中的一家私营企业,其检测结果仅仅为行业推荐参考依据,而并非法律司法证据。 (2)、可以作为法律司法证据的中国鉴定检测机构不止这一家,年在北京开业的“北京瀛方斋文物鉴定有限公司”、年在香港开业的“香港清代翡翠科学研究鉴定中心有限公司”等机构均可以对清代翡翠做出科学鉴定。在中国司法案例中,中国科学院广州市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王春云博士工作室出具的清代翡翠检测证明数据,已经得到了国内公安部门的司法认可,为中国类似翡翠纠纷提供了有效的法律协助。 (3)、除中国外,日本、德国、法国、美国、英国的鉴定机构及科学实验室,同样可以检测清代翡翠,并为清代翡翠鉴定证明提供完善的科学检测数据报告。即使是中国行业标准采用标准的“美国珠宝学院”,只要付钱,一样可以为中国有清代翡翠提供具备完整科学报告数据的检测证明,证明清代翡翠是天然翡翠。 三、先进检测方法对翡翠检测的案例佐证一、现代最先进的科学仪器对翡翠化学元素成份的检测 全世界都公认的美国矿石分析仪NASA的科学研究表明,翡翠的化学元素含量是决定和鉴定翡翠的根本性决定因素,根据运用美国矿石分析仪NASA已经报告的翡翠检测表明: 1、通过国标检测的现代天然满绿玉石和无色玉石,用NASA检测化学元素,其主要成份均由氧化镁(Mgo)三氧化二铝(Al2o3)、二氧化硅(Sio2)、氧化钙(Cao)、三氧化二铁(Fe2o3)组成。 现代满绿玉石含有微量元素P2o5(磷)、K2O(氧化钾)、TiO2(二氧化钛)、V(钒)、Cr(铬)、MnO(氧化亚锰)、Ni(镍)、Cu(铜)、Sr(锶)、Zr(锆)。 现代无色玉石含有微量元素P2o5(磷)、Cl(氯)、K2O(氧化钾)、TiO2(二氧化钛)、V(钒)、MnO(氧化亚锰)、Sr(锶)、Zr(锆)。 在对现代玉石的其它微量元素的检测中发现,Cr(铬)的成分差别最大,满绿的玉石Cr(铬)含量不到0.5,而无色透明的玉石含量为0。这说明在玉石中若Cr(铬)替代了Al(铝),就会产生绿色,Cr(铬)的替代量在玉石中的变化幅度会很大,从万分之几到百分之几,直至形成钠铬辉石,然而Cr(铬)的有无、多少并不是判定玉石的标准。 2、用NASA检测仪对清代天然满绿翡翠和清代无色透明翡翠检测分析,得出其化学元素主要成份均由氧化镁(Mgo)三氧化二铝(Al2o3)、二氧化硅(Sio2)、氧化钙(Cao)、三氧化二铁(Fe2o3)组成。 清代满绿翡翠含有微量元素P2o5(磷)、S(硫)、Cl(氯)、K2O(氧化钾)、TiO2(二氧化钛)、V(钒)、MnO(氧化亚锰)、Sr(锶)、Zr(锆)、MO(钼)。 清代无色翡翠含有微量元素P2o5(磷)、S(硫)、Cl(氯)、K2O(氧化钾)、TiO2(二氧化钛)、MnO(氧化亚锰)、Sr(锶)、Zr(锆)、MO(钼)。 在对清代翡翠的其它微量元素的检测中发现,相对于现代玉石,清代翡翠的化学元素含量有了一些变化,Al2o3(铝)、P2o5(磷)、S(硫)、Cl(氯)、Fe2o3(铁)含量偏高了,尤其以Fe2o3(铁)的含量,超过现代玉石。翡翠中Fe(铁)含量的高低决定了绿色部分颜色的深浅,Fe(铁)含量越高颜色越深。但是,相比现代玉石,清代翡翠的Mgo(镁)、Cao(钙)、Cr(铬)都比现代玉石低。经过美国矿石分析仪NASA科学研究检证明,清代翡翠的化学元素含量的变化是是正常的,而根据翡翠的品种、质地、不同部位的检测,都会产生数据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在科学正常的范畴。 3、用NASA检测仪对现代的经过酸洗、注胶、染色的满绿玉石(国标国检中定义的翡翠B、C货)和现代的经过酸洗、注胶无色透明玉石(国标国检中的定义的翡翠B、C货)检测分析,得出其化学元素主要成份几乎只有二氧化硅(Sio2)了,其含量高达99.4%以上。 由于经过酸洗、注胶、染色的玉石,原矿中的基础化学元素已经被酸碱反应殆尽,除去Sio2(二氧化硅)元素外,就是酸洗、注胶、染色后遗留的高含量硫(S)、氯(Cl)、钾(K2O)等重金属残留,由于这些现代人为的化学残留,故,经过酸洗、注胶、染色后的符合国标国检中定义的B、C货翡翠(或者说优化处理翡翠)对人身体的危害巨大。 二、世界最先进的仪器对不同定义的翡翠进行化学元素检测的科学结果证明: 1、翡翠化学成分里面的Mg(镁)和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Al2o3(三氧化二铝)和酸反应产生的是硫酸铝和氢气,Ca(鈣)和酸反应产生的是氢氧化钙和氢气,Fe2o3(铁)和酸反应会产生二价铁离子和氢气。 所以,清代翡翠用现在的玉石国标来国检是错误的,因为清代翡翠中这些基础的化学元素,如果遇到强酸或者强碱,都会被强酸强碱反应殆尽,根本不会再存在于经过染色酸洗后的翡翠里面。 2、美国矿石分析仪NASA的翡翠化学元素分析的结果,是属于最基本的化学常识范畴。 所以,根据现代最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检测,对比玉石 和翡翠的化学元素含量在酸洗前后的变化,根据结果和事实,基于科学,我们可以准确地定义:清代翡翠就是天然翡翠,而经过酸洗、注胶、染色后的玉石均不属于翡翠。 3、清代翡翠经过许多科学家和专家、学者、收藏家的多年科学研究和论证,现在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科学成果,以至于中国警方在决定关于清代翡翠的重大刑事案件中,也承认和依据这些已经取得的科学成果作为案件判定标准。 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清代翡翠的美丽色彩纯粹为天然矿物形成,而不是现在国标国检结论的注胶染色。 三、尾声综述国内翡翠研究专家及机构,其它已经有很多对清代翡翠成熟的研究结果,清代翡翠研究的专家们认为: 1、因为在现代科学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在人们已经可以运用量子的今天,在已经工业化生产纳米材料的今天,在已经发现夸克的今天,国检证明中载明的清代翡翠属于染色的结论,却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和科研机构研究出清代翡翠的颜色是用什么方法染进翡翠里面的,用的是什么染料,这些染色剂存在于清代翡翠的哪里,为什么清代翡翠的色根是有颜色的,而色根的周围是无色的,这种在翡翠结构深处定点染色的科技工艺现在都做不到,那在当时清代还没有电力的情况下是如何做到的。 2、凡是能染上的色,就肯定能脱色,但是迄今为止,全世界还没有任何人谁能把清代翡翠里面的色给溶出来。因为无论是合成树脂还是化学染料因为都是有机物,有机物的耐热温度都比较低,在至度的温度时就会气化、挥发、变色、炭化。但是,“香港清代翡翠科学研究鉴定中心”经过实物测试,将清代翡翠加温超过度至几百度时,清代翡翠没有发生异味和变色,没有在清代翡翠结构里面找到含有合成树脂和化学染料等有机物的任何东西。 3、在经过严谨的调查和科学研究后指出,任何基于清代翡翠的逻辑推理都是错误的,因为逻辑推理只是人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演绎与归纳的思考方式对事物做出的没有事实依据的判断。由于每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思维能力千差万别,所以对同一事物的逻辑推理判断就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结果。现行的国标商检系统将清代翡翠判定为处理过的翡翠,缺乏科学理论依据,没有详细的检测方法和科学实验数据报告。 4、科学家已经找出了环氧树脂的准确的特征谱峰。科学结果证明,环氧树脂一般显示出,,,这4个特征强峰来。虽然在激光照射下的强荧光强度与光谱部分的干扰不仅在-3的范围内,而且在1-的范围内,但是现代科学研究人员已经能够在1-3的范围内分别出10个峰的全谱,完全可以将环氧树脂和其他油脂、天然虫蜡等有机物根据谱峰可以清楚地区分开。 在翡翠的鉴定中,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标准。因此,任何出具的翡翠、特别是清代翡翠的科学研究鉴定证书时,根据中国法律相关法律规定,都必须附具详细的科学数据和检测方法报告,并在证书上标明,对检测鉴定结果承担鉴定的所有法律责任。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由于翡翠的本质结构特征,导致人体佩戴分泌的油脂和保养抹拭的蜡油很容易渗入翡翠内部,时间长了就会穿透翡翠饰品,使得翡翠因为人体滋养而变得更加油润,这就是民间俗话所讲的人养玉。但是由于一般人没有矿物学科学常识,通常以为翡翠是致密度很高的石头,只能靠王水(酸洗)破坏表面结构后才使得翡翠内部进入有机物,这也就是目前是科学界和珠宝玉石界存在的误会和矛盾。 在中国清代翡翠科研成果的影响下,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科学实验室相继开展了清代翡翠鉴定的研究,并出具了清代翡翠为天然翡翠的证书。最值得指出的是,在出台了翡翠企业标准的美国,其加州大学UCLA材料工程学院、加州SN实验室、硅谷EAG实验室的拉曼激光光谱仪分析报告也确定了清代翡翠的天然属性,全面证明了中国清代翡翠是天然品质的结论。 清代翡翠属于天然翡翠,由于清代时期没有电力等现代科技,清代翡翠全部是运用传统的古老玉石加工工艺方法制作,是属于工匠智慧的精美艺术品范畴,而不是现代首饰的工业产品范畴。 而正因为清代天然翡翠的这些特性,才会让清代翡翠保留最绚丽的本质,让储藏于清代翡翠中的这些微量物质在人们再次佩戴的时候,因为体温和外界因素,缓缓释放这些工艺的优秀,使清代翡翠越戴越温润,越戴越闪亮,越戴越光芒绚丽! 2018年10月14日终稿于北京 许金亮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cjjg/2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花满沥城融美荟萃9月养花,不可小视
- 下一篇文章: 中医范儿采收季节讲究与道地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