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白露,按民俗办事祝您百病全消一年不
欢迎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65度时为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白露气候白露习俗祭祀活动江苏太湖民间有在白露时节祭祀禹王的习俗。每逢白露节气会举行盛大隆重的祭祀活动。又称为拜祭“水路菩萨”。 相传禹王是治水英雄大禹,与尧舜并称古圣王。民间称他为“水路菩萨”或“河神”。 祭祀活动要持续一周的时间。除了祭祀禹王,人们还会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 祭祀活动期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隆重的祭祀活动,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向往。 白露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白露时节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此时正是它生长的最佳时期。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旧时南京人都十分青睐“白露茶”,因而每到此时,有些老茶客就会聚在一起,细品香茗。 吃龙眼福建省福州市民间有白露这天必吃龙眼的习俗。龙眼俗称“桂圆”,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特产。 古时有“南桂圆、北人参”的说法。每逢这个时节,当地人家会在清早喝上一碗龙眼香米粥。并认为在这一天吃龙眼对身体大补,有延年益寿之效。 白露之前采摘的龙眼,个个颗大核小,味甜可口。是食用的绝佳之期。 并且传统中医认为龙眼具有养血安神、益气补脾、润肤美容的功效,还能辅助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确实可以补益身体。 白露酒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资兴兴宁、三都、寥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 尤其是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接人待客必喝“白露米酒”。“程酒”是白露米酒中的精品,因取程江水酿制而得名,古为贡酒,盛名远播。 旧时江浙一带的有些地方也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直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的酒店里还有零沽的白露米酒,后来渐渐销声匿迹。 旧时苏浙一带乡下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送到城里亲戚朋友家。 吃番薯文成县在白露这天有吃番薯的习俗。当地人们认为白露节气吃了番薯,可以使全年吃番薯丝饭后不会返胃酸,并且认为吃番薯可以多生孩子。因而习俗逐渐形成。 收露露以秋季的为佳。《本草纲目》称秋露多时,可以用盘收取,煎煮使之稠如怡,可使人延年益寿。秋露寨具肃杀之气,宜于煎制润肺杀祟的药物。
清露的功用,往往随植物的票性而各异,大抵百花上的露,令人养颜,柏叶、菖蒲上的露,还可明目。 天天早上用清露洗眼睛,效果极佳。韭叶上的清露,可去白斑风,早上涂抹患处即可。 凌霄花瓣上的清露,如果进人眼内则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此外,凡是有毒的植物,其枝叶上的清露一定不要取用。 打枣枣,性甘平,经常食用可开胃健脾,补中益气。如果入药,可补脾养胃,治疗泻痢,调营卫,疗寒热,主阴衰贫血。 产于河北、山东的枣,被称为北枣,有红、黑两种颜色,红色的味道尤为甘美。 产于浙江金华一带的枣,被称为南枣,形状长圆,颜色紫红,味道甜中微酸,是枣中的佳品。
枣可以久藏,生熟都可食用,制成干枣、枣油、枣脯、枣米、枣汤等食品。味道很美。白露前后,就可以收取。 采毛豆毛豆以其果实未老而得名,因其壳上都生有细毛,在豆科植物中,是特异的品种。夏种秋收,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也是寂类。 毛豆种类很多,黑皮绿肉的,叫骨裹育;籽粒大而皮开裂的,叫沙仁豆;色黑形小而气味芳香的,叫丝瓜香;籽粒肥大的,叫牛踏青;豆其短密而漂亮的,叫毛柴团;籽粒细而多的,叫英英三;粒大晚成的,叫矮其黄; 还有八月白、西风青、山老香等名。毛豆嫩时色绿,老则变黄,经霜打后变枯,俗名黄豆。 青嫩的豆荚,可以鲜食,是素肴中的必需食品,以毛豆下酒,也很佳妙。或煮或熏,或晒在阳光下,还可以贮藏。 毛豆还是做酱榨油,磨制豆腐,发酵制豉最主要的原料。毛豆的茎又可以作为燃料,其他的用途较少。 此时正是收获的旺季,田家采摘毛豆作为节令美食,互相赠送,也是地方的一种特色。 采棉棉花不论草棉、木棉,都是入秋开花,棉铃渐次开放之后,就可以随时采收了。十月以后,棉铃逐渐稀少。 广东的气候,十二月也是采花期。但像河北的丰润、卢龙,湖北的石首、广济,山东的阳信,广西的隆安,女子一般要在九月收拣棉花,以供纺织,辛勤劳作,昼夜不息。 所谓“促织鸣,棉花盛”描绘的就是这种景象。古人曾有诗道:“惊寒灯夜短,半枕动鸡鸣;颠倒衣裳去,田间满钟声。” 沤麻白露节气,人们开始沤麻。麻的种类很多,有大麻、宁麻、苘麻、黄麻、亚麻等。 收蜡蜡分为黄蜡、白蜡两种。黄蜡也称为蜂蜡,是蜜蜂的分泌物。采取蜂蜜之后,如果将蜂房洗净,放在热水中煮化或者蒸化,等水中的蜡凝结后即成。 若是放在阳光下曝晒,并喷洒清水,使之与空气发生作用,最终完全漂白,就可成为白色。 在工业上,蜂蜡与松脂混合,可以制成青铜器物等铸造时的模型。蜡还可以制造蜡纸。除了三四月之外,八九月也是采蜜收蜡的时期。
白蜡就是白蜡虫所产之蜡,白蜡虫寄生在女贞子和水曲柳等树上,身体能分泌蜡质。 白露前后,天气渐渐寒冷,雄虫化成蛹,停止蜡的分泌,此时就可收蜡。出产大量优质蜡虫的地方,满树洁白,晚上看去就如同挂满积雪一样。 从树枝上剥下的蜡,放到锅中,加水熬煮,蜡就会浮在水面,将其收到布袋里挤压出蜡质,再倒人盆中,就可凝结成洁白的蜡,可供出售。
白蜡用途很广,可以制作蜡烛和药丸的蜡壳纸,也是化妆品、装饰品以及玩具的主要原料。 纺织
此时天气已凉却尚未寒冷,正是女子们全力纺织的时候。月初之时,女子采棉,然后进行纺织,做抵御冬寒的准备。 斗蟋蟀燕京到了农历七八月,家家都饲喂蟋蟀并让其相斗,称之为斗灿抽。 此时,壮汉小孩经常群聚于草丛中,侧着耳朵来回走动,一听到蟋蟀的叫声,就奋身疾奔过去,捕捉后精心地喂养起来。 他们认真地辨别蟋蟀的形态、颜色。试探后觉得勇猛普斗则使其出门参加竞赛。
江南按例在白露前后开始斗蟋蟀的游戏,到了重阳后停止,称之为秋兴,俗名斗赚绩。 比赛时,不仅有斗蟋蟀的场子,还有专门的搏斗器具。斗蜘灿的时候,人们提笼相望,成群结队,场面颇为壮观。 人们一般将最善斗的蟋娜称为将军,以头大足长为贵,青、黄、红、黑、白等正色为优。 相斗的蟋蟀要大小相似,重量相同,势均力敌。先用兰草拂其头部,如果它的触须张开如丝状,就继续用兰草挑逗,使之角斗。 两只蟋蟀相搏,赌注往往很高。有好事的人著有《功虫录》,秋天到来,人们必要观看此书,学习其中养蟋娜、斗蟋蟀的方法。 玩时鸟黄雀,短尾小鸟,是雀中的一种。吴地的人因为它吃稻谷长得肥壮,称之为稻头雀。 八九月间,捕鸟人捉了黄雀,让它立在铁杆杆头,教它衔旗啄铃作为游戏。蓄养驯服后,将它放走还能飞回,称之为唤黄雀。 儿童常常喂养黄雀,在它的脚上系上线绳,随身携带。
北方像北平等地,到了十月以后,会有梧桐鸟等。这种鸟长六七寸,灰身,黑翅,黄嘴,短尾,有人在市场上买回去调教,能够在空中接弹丸,称之为打弹儿。
交嘴,长四五寸,雄鸟和雌鸟嘴交叉的方向左右不同,可据此判别鸟的性别。交嘴鸟有红、黄两种颜色。驯得好的交嘴鸟,能够开锁衔旗。
视顶红,比家雀小,头顶红色,其技巧如同交嘴鸟一般,甚至比交嘴还要灵巧。
燕巧儿,形如燕子,也能在空中接弹丸,飞腾的速度特别快。 白露节气的养生原则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 露水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白露关键词:“物极必反!阴气此时兴起!” 两点一定要注意:.“别露肚脐,别贪凉” 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这时天气冷暖多变,早晚温差较大,应该及时添衣加被。睡卧不可贪凉,否则极易患上感冒,也容易诱发支气管炎、哮喘、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病。过分贪食寒凉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禁忌。尤其是别露肚脐! 2.“搓耳泡脚!可补肾气!” 从白露开始,凉意渐浓,有些人会出现手脚冰凉、怕冷、乏力等症状,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要经常给肾“打打气”。晚上坚持用温水泡脚5到30分钟,水没过脚腕,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肾开窍于耳,搓热耳朵能有效补养肾气。 白露的养生圣物:“薯”! 白露吃什么水果朋友们还有一点要切记: 大寒大凉的西瓜一定不能吃了! 白露健康食谱秋季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以在冬季到来时,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处暑饮食养生记住这八个字:润燥、补肺、养阴、多酸。 白露食补神物:一定要吃银耳! 为什么呢?因为根据五行学悦,中医学认为五脏与天气相适应,白露时节已入秋,秋季五行属金,对应肺!对应的颜色是:白色! 所以!银耳具有滋阴润肺、益气健脾的作用,特别推荐银耳食疗法: 双耳汤清汤银耳酒酿银耳还有多吃清热安神的食物大家都听说过“春捂秋冻” 秋冻!没错! 我国很早以前就有“薄衣御寒”养生法,明确指出“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也就是说,秋天不要太快的添加衣服。 因为秋冬之后,天气变凉,人的毛孔要闭起来预防着凉,如果过早就把厚衣服穿上了,毛孔就会因为受热而开放,突然降温带来的寒气就容易透过毛孔伤人。 白露气候干燥天气较凉一定要注意这些:]还有几点要嘱托大家要注意:白露节气调节情绪非常重要人与自然界是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人机体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与二十四节气同样紧密相连。 “宁神定志” (若你能做到,必保你此年无忧!) 白露时节,秋气肃杀,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易使人情绪波动。故秋季养生要调摄精神,保持神志安宁而平和,以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同时,中医认为,笑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机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还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使心肺的气血调和。所以,萧索之秋,宁神定志保持微笑很关键! 学会闭目养心: 必须要记住这6个养生小妙招 、早睡早起,睡好子午觉2、避免过早添加衣物3、初秋防晒也重要4、多饮少言防秋燥5、家居、衣着多色彩6、伸懒腰也可缓解秋乏7、多吃白色食物8、多吃清热安神食物9、多吃果蔬多喝粥汤0、做菜时少放佐料、少吹空调、少开电扇保健康2、洗澡后尽快擦润肤霜3、贴秋膘要循序渐进4、养成腹式呼吸方法5、多进行体育运动6、护理好脐部朋友们!过好白露,按民俗办事,祝您全家一年身体健康顺遂!百病全走 如果您喜欢本文,喜欢满族文化和北方民族文化,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cjjg/438.html
- 上一篇文章: 五月消灭蚧壳虫的首选最佳时段
- 下一篇文章: 你的石榴都生蛆了你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