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街头取样,飞絮中未发现虫子

古诗中的宠儿,为啥变“坏”了?

最近一段,城市街头的漫天飞絮成了朋友圈和网络上口诛笔伐的焦点,更有不知真假的传言说:“飘扬的柳絮其实是活物小虫,易引起皮肤过敏。”可是你知道吗?在古代人眼里,飞絮不但不是问题,还是诗词中经常吟咏的“小可爱”。“咏絮之才”,也成了形容女子文采飞扬的代名词。是什么让现代的飞絮变“坏”了,连国家林业局也下通知部署治理?咱河南城市街头的飞絮到底是不是活虫?一起来看看。

为实现“有絮不成灾”,国家林业局也下文啦

“其实,飞絮不过是植物传播种子的载体,但若不慎被人体吸入,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对交通和公共安全也造成一定影响。”省林业厅造林绿化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由于高大的杨树在我省适生,材质也较好,成为我省不可替代的“当家”速生防护林树种,城乡种植面积均较大。近年来,这些杨柳树逐步进入生殖成熟期,春季杨柳飞絮量明显增多。

对目前一些地方采取喷水、注射药液给树“避孕”、“砍头”嫁接等消除杨柳飞絮的方法,这位负责人表示,虽然有效,但逐棵修复的成本高,相对全省大面积的杨柳树,只是杯水车薪。他建议,根治杨柳飞絮,今后以杨树为主的速生防护林营造中,可多选择雄株;适当搭配泡桐、国槐、白蜡等树种,“四月雪”的现象将会逐步改观。

日前,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通知,对切实加强杨柳飞絮治理工作进行专门部署,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逐步减少飞絮量,实现有絮不成灾。

                      飞絮是活虫?农大教授郑州街头取样未发现                    

显微镜下的飞絮

既成事实束手无策,一些人又在妖魔化飞絮,网上流传着“飘扬的柳絮其实是活物小虫,叫‘榆四脉绵蚜’,易引起皮肤过敏。”对此,5月15日,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教授闫凤鸣带领学生在河南农业大学校园、郑州市农业路、文化路附近取样,制作了40张左右的玻片,显微镜观察分析,未发现飞絮中存在蚜虫等虫子。另据河南农大教授分析,正常情况下,飞絮中不会存在活物小虫,请大家不必过分担忧,况且,这种虫子对绝大多数人是无害的。

“飞絮固然扰民,但也就持续一个月左右,而树木的生态效益却是久久为功。”省林业厅科学技术处有关负责人说,杨树、柳树等是经过多年检验,在我省性价比较高的树种,法桐更是公认的“行道树之王”,它们树冠浓密、遮阴效果好,能耐碱耐旱耐粉尘,更能固碳释氧、滞留沙尘、降温增湿、吸收有毒有害物质,生态功能非常强大。

                      据了解,我国拥有世界杨柳树种类的约50%。                    

飞絮为啥不再可爱?根源还在“城市病”

                      事实上,在古人眼里,飞絮非但不是问题,还很可人。“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众多流传至今与“絮”相关的诗词,既有白描,也有借景抒情。而如今,春风起处,絮仍在飞,却为何不再是诗情画意的象征,反而成了“春天的烦恼”?                    

不少专家表示,飞絮扰民问题之所以在城市较突出,有其客观原因,因为郊区和农村有大片农田、水塘、草丛,能阻滞飞絮四处飘扬;而城市密集的高层建筑不利于飞絮的扩散,硬化地面多、机动车多更使飞絮无所着落,还易被行车反复扰动飘散。

“要真正解决飞絮问题,非但舍本逐末大面积砍树、换树不可取,更需要人们尊重自然规律,在避免夸大其副作用的基础上,既科学应对,又多一份对自然的宽容。”省林业厅造林绿化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比如,城市应该留下更多绿地和水面供飞絮安身;对飞絮敏感的人群适当自我防护,其他群众可以“自扫门前絮”,主动洒水清理等。正如一位网友所言:和飞絮较劲莫若与自然共舞,如是,“春天的烦恼”也自悠扬。

                      小贴士:

预防飞絮过敏,看这里:飞絮被吸入鼻腔后,会引起流涕、咳嗽和哮喘等反应,皮肤也会出现过敏症状。医生提醒,除了出门戴口罩外,骑自行车或者电动车出行时,最好围上纱巾或戴上墨镜,以防柳絮飞入眼睛。用温水清除柳絮丝、生理盐水清洗鼻腔等也是预防过敏的好方法。

                                          相关链接                    

“咏絮之才”说的是谁?

                      东晋名臣谢安一次举行家庭聚会。不一会儿,下雪了,谢安问:“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的侄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的侄女谢道韫说:“还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谢安对谢道韫的这个比喻大加称赞。这个故事后来被记载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并流传下来,人们称赞谢道韫是才女,后来便把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赞誉为“咏絮之才”。                    

古人咏絮名句有哪些?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清)曹雪芹《红楼梦》判词(咏絮才指林黛玉)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春景》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宋)贺铸《清玉案》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晏殊《寓意》

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唐)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

                    

文章转载:河南日报

                    

欢迎查找







































白癜风医院的最好治疗偏方
中科喜迎党的十九大?砥砺奋进医疗学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cjjg/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