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叶害虫四
七、尺蠖类 (一)国槐尺蠖SemiothisacinereariaBremeretGrey 危害国槐、龙爪槐。 1、形态特征: 体翅褐色,前翅上具有3条波状横线,后翅上有2条,外横线外色深,前翅端部有一三角形斑。卵初产绿色。幼虫体粉绿,头及体背上散布多数黑点,有春型和秋型之分。 如上几图所示为国槐尺蠖不同时期的幼虫图照以及成虫图照 2、生活史及习性: 北京地区一年3-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卵散产。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幼虫老熟后掉到地面或爬到干基松土中化蛹。 (二)春尺蠖ApocheimacinerariusErshoff 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山东;国外分布于前苏联。危害沙枣、桑榆杨柳槐、核桃、苹果、梨等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食叶害虫之一。 1、形态特征: 体色差异大,淡黄至深黑。雌雄异型。 雄虫翅展28-37mm,灰褐色,触角羽状,前翅灰褐至黑褐,有3条褐色波状横线,中间1条弱。 雌虫无翅,体长7-19mm,触角丝状,灰褐色,腹部各节背面有成排的黑刺列。 如上图所示为春尺蠖不同时期的幼虫图照以及春尺蠖的蛹和成虫图照 2、生活史和习性: 1年1代,以蛹在树冠下周围土中越夏、越冬。雄虫有趋光性,卵块产于皮缝、枝杈处,幼虫5龄。耐饥性强,可吐丝飘移。化蛹入土1-60cm,16-30cm处占65%。 幼虫天敌有蛀姬蜂,寄生率27%,春尺蠖NPV病毒防治幼虫有效。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以蛹越冬,可人工挖蛹、采摘卵块,利用成虫飞翔力不强,在寄主干部潜伏的特点捕杀成虫。 2、物理防治: 灯诱成虫。 3、农业防治: 利用幼虫下树化蛹越冬及成虫羽化上树习性,涂毒环阻杀或干基绑草或塑料薄膜诱集成虫产卵和幼虫,集中杀灭。 4、化学防治: 幼虫危害期药剂防治。对一年代数多的昆虫应抓住第一、二代的防治,降低虫口基数。幼虫期药剂防治应在3龄分散之前,此处化学防治时期选用的药剂以及操作不在此赘述了,需要的朋友请后台联系管理员咨询。 八、天蛾类 (一)霜天蛾Psilogrammamenephron(Cramer) 又称泡桐灰天蛾。分布于华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等地,危害泡桐、悬铃木、女贞、白蜡、丁香等多种园林植物。 1、形态特征: 前翅中部有两条棕黑色波状横线,中室下方有两条黑色纵条,前翅顶角有一黑色半圆形条纹。幼虫体粗壮,绿色或杂色,体侧有7条白色斜带,尾角褐绿,气门黑色。 如上几图所示分别为霜天蛾的成虫、幼虫、虫粪以及蛹的图照 2、生活史和习性: 1年1-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次年3月成虫羽化,卵散产于叶部。 (二)柳天蛾SmerinthusplanusplanusWalker 又称蓝目天蛾,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河南以及长江流域各省,主要危害杨、柳,也危害海棠、梅、李、苹果等,严重时,能将树叶吃光。 1、形态特征: 体翅灰褐,前翅中室有一月牙形斑,中室外侧有数条波状纹,顶角以下外缘色深,中横线、外横线间上下有2块深色斑。后翅中央有一大蓝目状斑,周围黑色,中央粉红色。卵绿色,椭圆形。蛹黑褐。幼虫头部淡绿,头顶尖,两侧各有一黄色条纹,体黄绿色,有黄白色细颗粒,腹部有斜行线,足两侧红褐。腹部第8节背面尾角尖细,上多颗粒。老熟幼虫体长60mm左右。 如上几图所示分别为蓝目天蛾(柳天蛾)的成虫、幼虫、老熟幼虫以及蛹的图照 2、生活史及习性: 北京一年2代,辽宁一年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5月-8月间均有成虫出现。卵散产于叶背。卵期20天,蛹期20天,成虫有强的趋光性。 天蛾类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冬季结合抚育翻土,杀死越冬蛹,或捕杀幼虫。 2、物理防治: 灯诱成虫。 3、化学防治: 幼虫药剂防治,此处略,此处化学防治时期选用的药剂以及操作不在此赘述了,需要的朋友请后台联系管理员咨询。 4、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捕食性的天敌如螳螂、鸟类等,胡蜂。 如图所示为被寄生蜂寄生的蓝目天蛾幼虫图照 (未经允许,严厉禁止盗图盗文) (未完待续,严禁盗图盗文,原创文章还请支持、共勉) 欢迎打赏,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果树植保病虫害防治解答群的开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szhj/1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提前记牢秋天去大连这里赏银杏最美
- 下一篇文章: 布洛芬片解热镇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