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四重奏之一:北林属龙,天秤座

年10月16日,京郊西山,大觉古刹,没有电闪,没有雷鸣,只有林涛阵阵;没有虎踞,没有龙蟠,只有学子莘莘。此时,那刻,“北京林学院”正式建校,属龙,天秤座。起于山野,砥砺风雨,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新中国的生态大厦在此奠基。

属龙的自信:年学校离开西山,迁往现址肖庄办学,面对着一大片沼泽地,全校师生一砖一瓦垒起了宿舍楼,一树一花建设起植物园。到了今天,当老校友们走进校园,踏上银杏道时,忍不住感慨“当年我就知道这银杏会和学校一样,越来越茁壮”。

天秤的浪漫:新中国林业一哥梁希先生,把新中国的林人比作新中国的艺人,江山作布,林业作笔,10万北林人在万平方公里的画布上,挥毫泼墨,“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有人说学林的苦,学林的土,北林说“我们用自己的苦让黄河不哭,我们用自己的土让荒山不秃”。

属龙的强韧:年,北林大被迫离京,迁至云南。昆明、丽江、下关……四次搬迁,两度更名,年轻的北林几乎被折腾散架。北林人没有放弃,十年坚守,换来返京复校的消息。往日家园,面容已改;咽下伤痛,重头再来。

天秤的坚强:返京后,面对被霸占的教学楼,师生共同奔袭,发起强攻,收复失地;面对开往操场的推土机,老教授挡在前面,“要推操场,就从我身上推过去!”;面对已经被摧毁占用的植物园(现中科院半导体所),北林人把各种植物引种到校园,“我们的植物园没了,就把校园变成一个大植物园吧。”

属龙的担当:全国林业19位两院院士中,14位来自北林。三峡工程生态恢复,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舟曲泥石流治理,南方冰冻雨雪灾害灾后重建,中国生态屏障建设……你都能看见北林的身影,听见北林的声音,这就是北林的担当。

天秤的高尚:从梁希先生“黄河流碧水”的气魄,到范济洲先生“森林永续发展”的情怀,从80年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激情,到如今”引领生态文明”的先锋,北林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未来”的命运相连,把自己的血脉与”山川”“江河”的血脉相通,这是对土地的感情,也是建设绿色中国为己任的朴素情怀。

属龙的大志:在北林,校训”知山知水,树木树人”无人不知。来北林,你是来学习”治山治水”的本领,但更多地是来体会”知山知水”的情怀。把山川放在心里,就是把祖国放在心里;把江河放在心里,就是把责任放在心里,带着北林的颜色,北林的温度,踏上人生的道路,收获别样的风景。

天秤的魅力:北林的魅力来自他的”爱”。这里有守护银杏的老人感动师生,这里有绿色的学子守护大雁,这里有送给女生的礼物”金色闪电”与巨形礼物盒,这里有轮滑老爷爷的孝子情深,这里有白发院士留下的梅香四溢。这里每天都在发生关于爱的故事,可能是你的,可能是我的,北林等你,来续写传奇。

北林四重奏之二:凹面王子也幸福

年,绿色小王子北林被迫流离云南,清华、北大、中科院等大哥占田抢地。十年后,小王子回京,欲向大哥们要回土地,岂料被一记直拳击中面部,被打成了“凹”型,直至今日,仍未治愈,中心地带被中科院半导体所占据。虽然凹面影响了小王子的英姿甚至发展,但小王子仍然独具风采。

主楼:看北林,不用来北林。在电视剧中,电影里都有北林的存在,这里是剧组热爱的外景地。尤其是主楼的草坪,主楼的大台阶,因为透着青春的气息而倍受青睐。主楼还有一个神秘的故事,传说主楼有十三层,但是电梯只到十二层,你敢上去看看吗?

生物楼:如何去寻找北林最老的青砖绿瓦楼?你可以穿越那长长的紫藤花架去寻找;你可以拨开雪松层层的枝叶去寻找;你可以在早春时节,;循着蓝天掩映下绽放的玉兰花去寻找。摸摸门口的石狮子,号号北林的脉搏;看看墙上的爬藤,听听北林的呼吸。

实验楼:砖红色的实验楼位于图书馆南面,看似普通其实却是个冒险王国,每一扇门后面可能有别有洞天。这边有成排的容器苗那边是无数的实验昆虫,此处的实验室提取着DNA那处的可能做着氮素影响分析。也许有一天,你也会出现在这里,为林业科技的进步做出自己的努力。

标本馆:90年前,当第一株植物标本被做出,当那位不知名的学长用蝇头小楷写下它的学名拉丁名的时候,他不会想到,这份对自然的收藏延续了近一个世纪,比北林的年龄都长。从湿地戈壁,到草原林地;从动物植物,到土壤矿物,一代代北林人用点滴积累,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标本室到博物馆的华丽转身。在这8千平米的天地里,我们在感慨自然神奇的同时,不妨从它们的故事里寻找北林的气息。

学研中心:占据学校东南角的学研中心,名字虽然平淡无奇,从内到外却处处充满着惊喜。溪山行旅的诗情画意,“sleepingintheforest”的优雅诗句,地下音乐厅里的悠扬曲调,时光在这里静止。它看起来像座五星级酒店,却是我们上课的教室。

二教:找一个晴朗的日子,走到二教前,通体的茶色玻璃映着天,照着云,似乎向前一步,便会融进天际;找一个有夕阳的傍晚,走到二教6层,任阳光把影子拉长,把周围的一切镀上金光;找一个下雨的天气,走到二教最高层,看雨点打在玻璃金字塔的顶上,看雨气弥漫中的北林幻境。

一教:如果让描述大学的样子,我想一定会有:可以背单词看星星的天台,一抬头的窗外树影婆娑,一排排整齐的教室,层层栏杆上趴着笑靥如花的少年。一教,完美地融合了这所有,透亮的天井里跳跃而下的阳光,光影斑驳。不知道谁在外墙上用油漆涂上的“好兄弟,一辈子”,这是谁的青春,又是谁的兄弟。

呱呱:北林食堂独步江湖,呱呱小吃更是武林霸主。貌不惊人的大哥,给你扯出各种面条;貌似腼腆的小哥,却是自助火锅的掌门;帅气的小伙儿,是PIZZA意面大厨;铁砂掌的大叔,从火炉中端出一瓦罐老鸭汤;漂亮的mm用狮吼功告诉你“麻辣香锅好了”。各路英雄汇聚于此,每年一度华山论剑,十佳菜肴谁与争锋。

公主楼:24层高,通体的落地窗户,夜色中,宛如水晶剔透,经常上演灯光秀,北林人叫她们“公主楼”。两楼相对,中央广场中间有条闪电形状的石头路。年11月11日,艺术系的两个男生连夜收集银杏叶铺满了石头路,从此,“银杏闪电”成了北林的专属词。

9号楼:9号楼和北林小王子一样是凹形的,它在北林很出名,出名在它一楼分两用,东面男寝西面女寝,更出名在它的男寝住着绿色卫士——北林国防生。出操、训练、考核……,统一的制服,年轻的心,带着冲劲和憧憬,一步步克服困难,用青春热血铸就绿色梦想。

泰山石:北林正门有片大草坪,草坪上有块大石头,石头上有个大奥秘。这块泰山石,取自五岳之首,吸收日月精华,天然纹路形成了两棵身姿舒展的迎客松;同时,两棵松树又构成了活灵活现的一个“林”字,点出了学校的立校之本,是北林的“镇宅”之石。

梁希像:梁希先生的雕像屹立在林业楼旁,青松掩映,冬青环绕,安祥地注视着这里的变迁。新绿入学的时候,会来到他面前,听听关于北林的前世今生,听听关于林人的责任担当;深绿毕业的时候,会放一束鲜花在他的面前,纪念与北林相伴的岁月,纪念自己的青春时光。

植物:除了建筑和硬化路面,北林的每个角落都被植物密密匝匝覆盖着,春来,百花盛放;夏日,绿茵蔽日;秋至,五彩绚烂;寒冬,那不落的松针又覆盖上厚厚的雪。在北林,植物存在的意义远远大于它本身的绿化美化功能,它是学习的教材,科研的对象;同时,也是北林的历史,北林的精神。“银杏奶奶”会告诉你,如今很多高大的乔木都是北林人用种子种出来的;十号楼的姑娘们会告诉你,楼前的那棵“爱情树”——榆柳连理枝是在原址即将成为建筑工地之前被抢救移栽过来的。每一棵树都被认真对待,不仅树木,更是树人。

硅化木:北林有大树,有小树,还有一片石头树——硅化木。有着树的姿态却是石的质地,看起平常的纹理里藏着上古的讯息,它们曾是1.5亿年前的大树。不知何年何月一颗种子在此生根发芽,一棵小构树在一个硅化木顶端长了出来,春来发芽秋来落叶,生生不息,仿佛亿万年前生命的延续。

学子情:洁白的卵石,碧绿的草坪,木纹的地台,青石的路板,散落的座椅。那天,有一对北林的情侣,在这里举行婚礼,树叶沙沙为他们祝福,绿草茵茵为他们祈祷,这里成了北林最浪漫的地方。

银杏大道:从小南门到田家炳,67棵银杏根叶相牵,深秋走在其间,头上遮天蔽日,脚下层层叠叠,一阵秋风吹过,金色的扇子从天上落下,落在发梢,落在肩头,偶有阳光反射,仿若一条黄金大道。

树牌:在北林问路,可能会听到这样的回答“顺着这排洋白蜡一直走,看到国槐右拐直行,再看到泡桐树就到了”。问路的肯定会想“坑爹啊,我哪认识?”没关系,北林的植物有“身份证”,一代证是蓝色的,姓甚名谁、老家在哪、外国名叫啥、有啥用途都标的一清二楚;二代证是黄色的,上面有个







































鐧界櫆椋庝笓瀹跺湪绾?
鍖椾含鐧界櫆椋庢渶濂界殑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szhj/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