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窄吉丁是木犀科梣属树木的一种重要蛀干害虫。主要分布于亚洲部分国家(中国、同本、朝鲜、蒙古)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在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内蒙古、河北、天津、台湾等地。

一般为一年一代。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韧皮部与木质部或边材坑道内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为化蛹盛期,6月中旬为末期。成虫于5月中旬开始羽化,6月下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孔为“D”型。成虫羽化后在蛹室中停留5-15天,之后破孔而出。6月中旬至7月中旬产卵,每头雌虫平均产卵68-90粒。幼虫于6月下旬孵化后,即陆续蛀入韧皮部及边材内为害。10月中旬,开始在坑道内越冬

防治方法:

1.由于白蜡窄吉丁的为害主要在幼虫期,蛀入树皮内取食,极具隐蔽性,从外表看无明显症状,因此给防治上带来很大麻烦。且当幼虫钻人树皮内后,常规的防治措施很难凑效,至今,对于该虫尚无有效的防治策略。2.合理造林,造林时应避免单一的白蜡树种,宜营造混交林,特别是在林缘交互种植其它树种,创造有隔离环境的保护,降低扩散速率。同时可提高林内天敌种类和生物多样性,从而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由于幼虫难以防治,而成虫羽化后必须经1周左右补充营养后才能交配产卵,因此抓住成虫羽化后的产卵前期进行化学防治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在羽化盛期(约5月上旬至6月上旬)采用“高杀死”策略,每周喷施1次杀虫剂,连续4—5次,可以大大减少当代卵量及次年害虫种群的数量。此外,成虫羽化期用性引诱剂或利用成虫的趋性进行物理防治亦不失为一种好办法。4.保护天敌,加强生物控制作用保护啄木鸟,人工创造环境招引啄木鸟,如在林间悬挂或捆绑心腐木段供啄木鸟营巢定居。利用白蜡吉丁柄腹茧蜂、棒小吉丁矛茧蜂等天敌控制白蜡窄吉丁,通过人工扩大繁殖,助长天敌种群的数量。如在每年白蜡窄吉丁的幼虫盛发期(6—8月)人工释放饲养的茧蜂成蜂。5.伐除死树,减少次年虫源每年冬季检查林中受害严重的植株,已经死亡或濒死的树木应及时伐除,移出林间,集中烧毁,或浸入水中,以减少下代虫源基数。6.选种抗虫树种在调查中发现,树皮十分光滑、不开裂的植株受害轻。树皮薄而光滑的植株茧蜂的寄生率也高。因此选育抗虫树种用于造林也是一种有效策略。总之,对于成虫的防治可采用物理防治或化学防治,而对于幼虫的防治,采用生物防治较为合理,因为化学农药不易达到靶标害虫,根灌和注干防治既费时费工又成本太高。此法只宜在某些公园内数量较少、珍贵的观赏树实行,而对于白蜡林不宜采用。

---每天为农业精英提供最新行业咨询,国家相关政策调整,农业技术应用,营销管理,战略规划等最新行业智慧文章。覆盖种植业、养殖业、农用物资等多家企业,帮助您改变传统商业思维模式,引领农业新潮流,将中国农业真正做到E+时代!

长按







































北京可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白癜风上那个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szhj/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