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编还在大学时,坐标杭州,某一年四五月在校园路边黄杨叶子上发现了奇怪的东西,情状似于以下图片:

远看那一片黄杨,看不出什么端倪,但是走近细看一下叶片,就会发现这一个个的……怎么形容呢,似大珠小珠落玉盘?还是直接说长瘤子了会更形象直接一点?

于是好奇宝宝摘了几片叶子屁颠屁颠地跑去了实验室,在体式显微镜下用刀片切开了“瘤子”,发现几只刚孵化的绿色的小虫。哈!看来这就是真凶啦!(⊙o⊙)

问过老师和同学,原来这个东西叫做虫瘿,就是里面这虫子搞的鬼!但是这个东西,该说它可爱吗,应该说瘆人更恰当吧。(>﹏<)

虫瘿,是指由于昆虫或螨虫取食或产卵活动中唾液或其它物质刺激植物生长激素过量分泌,导致局部植物细胞膨大或细胞增生,最后产生非正常植物组织结构(常膨大为球状或不规则形状)的情况,在月季、蔷薇、白蜡树、紫薇、枸杞、枫树、忍冬、杨柳等植物上比较常见。

可以引起虫瘿的虫类有很多,常见的有蚜虫、瘿螨、木虱等,另外还有瘿蜂、瘿蚊等都可以使植物产生虫瘿。这些虫一般都是在植物体上进行越冬,第二年春天温度回升后取食植物、刺激产生虫瘿,而虫瘿又像是虫类的温床,虫躲藏于其中取食生长、受虫瘿保护。

虫瘿本身是植物的一部分植物组织,从植物体上获取营养。虫瘿大量爆发或连续多年重发,会抑制植物生长势,致生长不利,甚至死亡。同时虫瘿的发生会大大影响植物的观赏度。

为了避免虫瘿的发生,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在早春时使用美国陶氏特福力(22%氟啶虫胺腈)或施奇虫虫杀(50%啶虫脒)进行一次全面的杀虫行动。这里需要强调时间一定要选择在早春,如果时间晚了或等看见了有虫瘿形成后再施药,效果已经完全不佳了。只要植物春天被特定的取食活动所刺激就会开始形成虫瘿,而且一旦开始就会自动形成、后期与虫体无关。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虹越花彩网药剂专区选购上述药品。

我们是“虹越植物保健中心”,我们秉承着“先花友之忧而忧,与花友同乐”的宗旨,主动加强与花友的沟通交流。我们相信“您的需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会竭诚为您植物的健康保驾护航!

虹越植物保健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xgpw/8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