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一戳,了解更多

害虫一直以来都是种植户很头疼的一个东西,它危害大又比较顽固。

还有一波虫子,它们很小很小,有时候很难被发现。但是,当作物表现出症状时,引起人们的注意后,危害就大了。

那小虫子究竟有哪些?

这篇文章,带你走进小虫子的花花世界……

蚜虫

常见的有菜蚜、棉蚜、桃蚜、萝卜蚜、甘蓝蚜、棉蚜、瓜蚜等。

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豆类、茄果类、瓜类等多种蔬菜。

形态特征

蚜虫体长约2毫米,分有翅、无翅两种类型。

触角6节,腹部长大于头部与胸部之和,前胸与腹部各节常有缘瘤。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向端部渐细。

危害症状

以成蚜或若蚜群集于植物叶背面、嫩茎、生长点和花上。

蚜虫危害,引起刺槐叶片皱缩卷曲

蚜虫吸取植物汁液,为害植株的嫩叶和茎尖,引起叶片皱缩、卷曲、节间缩短、植株矮化。

蚜虫的排泄物在叶片上还会引起霉菌病发生,使叶片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减少干物质的积累。

防治措施

(1)人工防治

秋、冬季在树干基部刷白,防止蚜虫产卵。

(2)天敌治虫

蚜虫的天敌很多,有瓢虫、草蛉、食蚜蝇和寄生蜂等,对蚜虫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3)药剂防治

选用山东沃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土壤专用氧化硼肥片,“e片丰(瓜菜专用)”,对预防蚜虫、白粉虱、蓟马有特效,一次施用,药箱空三月。

作物移栽时以一颗一片的方法施用移栽穴内,对整个生育期蚜虫和白粉虱有很好的预防效果,作物的生长周期只需施用一次。

美洲斑潜蝇

对菜豆、黄瓜、番茄、甜菜、辣椒、芹菜等蔬菜作物造成较大危害,一般减产达25%左右,严重的可减产80%,甚至绝收。

形态特点

幼虫:

斑潜蝇幼虫

蛆状,初无色,后变为浅橙黄色至橙黄色,长3mm。

成虫:

小,体长1.3~2.3mm,浅灰黑色,胸背板亮黑色,体腹面黄色,雌虫体比雄虫大。

危害症状

以幼虫和成虫危害叶片。

在黄瓜叶片上形成的虫道

幼虫为害叶肉,形成弯曲的虫道。

成虫在叶片正面取食和产卵,刺伤叶片细胞,形成针尖大小的近圆形刺伤“孔”,呈浅绿色,后变白,造成危害。

幼虫和成虫的危害都可加速叶片脱落,导致幼苗全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还会通过取食传播病害,特别是传播某些病毒病。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清洁菜园、彻底处理虫害残体、加强轮作。

(2)药剂防治

1.8%阿维菌素乳油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为7天,但每季菜只宜使用1次。

或5%顺式氰戊菊酯乳油l倍液喷雾,或20%甲氰菊酯乳油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均为3天。

或7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或5%氟啶脲乳油倍液喷雾,或48%毒死蜱乳油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均为7天。

幼虫有早晚爬到叶面上活动的习性,在傍晚和早上打药效果好。注意轮换使用各种药剂,以免产生抗药性。

蓟马

在瓜果、蔬菜上发生为害的主要种类有瓜蓟马、葱蓟马等,此外还有稻蓟马、西花蓟马等。

形态特点

黑色、褐色或黄色。

头略呈后口式,口器锉吸式,能挫破植物表皮,吸允汁液。

触角6-9节,线状,略呈念珠状,一些节上有感觉器。

翅狭长,边缘有长而整齐的缘毛,脉纹最多有两条纵脉。

足的末端有泡状的中垫,爪退化。

危害症状

在大葱上的危害

嫩叶受害后叶片变薄,叶片中脉两侧出现灰白色或灰褐色条斑,表皮呈灰褐色,出现变形、卷曲,生长势弱。

果实表皮油胞破裂,逐渐失水干缩,疤痕随果实膨大而扩展,呈现不同形状的木栓化银白色或灰白色的斑痕。

对豇豆的影响

在幼果期疤痕呈银白色,用手触摸,有粗糙感。

在成熟果实上呈深红或暗红色,平滑有光泽。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早春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残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成虫和若虫。

(2)物理防治

利用蓟马趋蓝色的习性,在田间设置蓝色粘板,诱杀成虫,粘板高度与作物持平。

(3)化学防治

选用山东沃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土壤专用氧化硼肥片,“e片丰(瓜菜专用)”,对预防蚜虫、白粉虱、蓟马有特效,一次施用,药箱空三月。

作物移栽时以一颗一片的方法施用移栽穴内,对整个生育期蚜虫和白粉虱有很好的预防效果,作物的生长周期只需施用一次。

白粉虱

又名小白蛾子,蔬菜中的黄瓜、菜豆、茄子、番茄、辣椒、冬瓜、豆类、莴苣以及白菜、芹菜、大葱等都能受其为害,还能为害花卉、果树、药材、牧草、烟草等。

形态特征

成虫淡黄色。

翅面覆盖白蜡粉,停息时双翅在体上合拢呈平坦状。翅端半圆状遮住整个腹部,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卵长椭圆形,基部有卵柄,覆有蜡粉,而后渐变褐色,孵化前呈黑色。若虫长椭圆形,淡绿色或黄绿色,足和触角退化,紧贴在叶片上固着生活。

危害特点

一般群集在上部嫩叶背面,刺吸汁液为害,致使叶片发黄变形,萎蔫,甚至全株枯死。

此虫由夏至冬不断发生,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常引起煤污病的发生。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重视清园工作。

(2)物理防治:利用白粉虱对黄色的趋性进行诱杀。利用其天敌治害。

(3)药剂防治:

选用山东沃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土壤专用氧化硼肥片,“e片丰(瓜菜专用)”,对预防蚜虫、白粉虱、蓟马有特效,一次施用,药箱空三月。

作物移栽时以一颗一片的方法施用移栽穴内,对整个生育期蚜虫和白粉虱有很好的预防效果,作物的生长周期只需施用一次。

烟粉虱

俗称小白蛾,危害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及棉花等众多作物。

形态特点

成虫体淡黄白色到白色,复眼红色,肾形,单眼两个,触角发达7节。翅白色无斑点,被有蜡粉。停息时左右翅合拢呈屋脊状。

卵椭圆形,有小柄,与叶面垂直,卵柄通过产卵器插入叶内,卵初产时淡黄绿色,孵化前颜色加深,呈琥珀色至深褐色,但不变黑。

幼虫有触角和足,能爬行,腹部平、背部微隆起,淡绿色至黄色可透见2个黄色点。一旦成功取食合适寄主的汁液,就固定下来取食直到成虫羽化。

注意区分:

烟粉虱和白粉虱非常相似,但他们之间还是会有一定的区别。

(1)烟粉虱成虫浅黄色,静止时左右双翅合拢呈屋脊状,白粉虱白色,静止时左右翅合拢较平坦。

(2)烟粉虱的盛发期在8~9月,9月底开始陆续迁入温室危害,白粉虱的盛发期比较早,在7~8月份。

(3)烟粉虱寄主范围广,尤其喜欢白粉虱不喜欢的十字花科植物和棉花等,白粉虱的寄主主要是蔬菜。

危害症状

烟粉虱造成甜瓜的煤污病

直接刺吸植物汁液,导致植株衰弱,若虫和成虫还可以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的产生,密度高时,叶片呈现黑色,严重影响光合作用。

还会传播多种病毒病。

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

粉虱对黄色,特别是橙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可在温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

(2)化学药剂

选用不同有效成分的药剂轮换用药,如矿物油、螺虫乙酯、噻虫胺、氟啶虫胺腈等。

用药要注意安全间隔期,烟粉虱傍晚活动力弱,可在傍晚用药防治。

朱砂叶螨

别名红蜘蛛、棉红蜘蛛、茄红蜘蛛、棉叶螨、红叶螨。

在蔬菜作物上主要为害豇豆、大豆、菜豆、番茄、茄子、黄瓜、葱、蒜等豆科、茄科、葫芦科以及百合科作物,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雄成虫:体色常为绿色或橙黄色,较雌螨略小,体后部尖削。

雌成虫:体红至紫红色,在身体两侧各具一倒“山”字形黑斑,体末端圆,呈卵圆形。

卵圆形,初产乳白色,后期呈乳黄色,产于丝网上。

危害症状

朱砂叶螨在黄瓜上的危害

成若螨在叶背吸取汁液。

茄子、辣椒叶片受害后,叶面初现灰白色小点,后变灰白色。

四季豆、豇豆、瓜类叶片受害后,形成枯黄色细斑,严重时全叶干枯脱落,缩短结果期,影响产量。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清除田梗、路边和田间的杂草及枯枝落叶,耕整土地以消灭越冬虫源。

合理灌溉和施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虫能力,及时喷药。

(2)化学防治

轮换施用化学农药,尽量使用复配增效药剂或一些新型的特效药剂。

效果较好的药剂有:40%的菊杀乳油~倍液,或40%的菊马乳油~倍液。

茶黄螨

是危害蔬菜较重的害螨之一,主要为害黄瓜、茄子、辣椒、马铃薯、番茄、瓜类、豆类、芹菜、木耳菜、萝卜等蔬菜。

形态特征

成虫体躯阔卵形,体分节不明显,淡黄至黄绿色,半透明有光泽,足较长且粗壮。

幼虫近椭圆形,躯体分3节,足3对。

若螨半透明,棱形,是一静止阶段,被幼螨表皮所包围。

危害症状

茶黄螨危害黄瓜叶片

以成螨和幼螨集中在蔬菜幼嫩部分刺吸为害。

受害叶片背面呈灰褐或黄褐色,油渍状,叶片边缘向下卷曲。

茶黄螨在辣椒叶子上的危害

受害嫩茎、嫩枝变黄褐色,扭曲变形,严重时植株顶部干枯;

果实受害果皮变黄褐色。

防治措施

用阿维菌素混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倍液进行防治,效果不错。

黄守瓜

瓜类作物的重要害虫,几乎为害各种瓜类。

受害最烈的是西瓜、南瓜、甜瓜、黄瓜等,也为害十字花科、茄科,豆科、向日葵、柑桔、桃、梨、苹果、朴树和桑树等。

形态特征

体长卵形,后部略膨大。体长6~8毫米。

成虫体橙黄或橙红色,有时较深。

腹面后胸和腹部黑色,尾节大部分橙黄色。

有时中足和后足的颜色较深,从褐黑色到黑色,有时前足胫节和跗节也是深色。

危害特点?

幼虫孵化后,先取食细根,后危害主根,在根部群集危害,致使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还可蛀入接近地表的瓜内危害。

黄守瓜在黄瓜叶上危害

成虫取食瓜苗的叶、花瓣和嫩茎,被害叶片呈半圆形缺口或透痕。

危害幼苗常常引起死苗。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春季将瓜类秧苗间种在冬作物行间,能减轻为害。

合理安排播种期,以避过越冬成虫为害高峰期。

(2)药剂防治

可用10%氯氰菊酯-1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0倍液或80%敌敌喂乳油-倍液或90%晶体敌百1-倍液等。

在中午喷施害虫栖息场所(土表和田边杂草等)来防治。

跳甲

跳甲俗称“土崩子”“土跳搔”。

以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为主,亦危害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

形态特征

雄虫前足、中足跗节第1节呈梨形膨阔,腹部末节端缘浅三叶状(波曲状)。

雌虫跗节第1节瘦,腹末节端缘圆弧形拱出。

色暗或具金属光泽。

后足膨大,适于跳跃。

危害症状

跳甲啃食油菜叶

成虫吃叶,幼虫吃根。有的还能传播植物病害。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合理安排品种布局,避免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播种前深翻晒地。

(2)药剂防治

杀幼虫可用90%晶体敌百虫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倍液灌根;

杀成虫可用50%敌敌畏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倍液,或25%喹硫磷乳油倍液喷雾。

文章转自:农极客植保图谱归原著作者所有版权归原著作者所有

?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定点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yfyl/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