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庄植物考你一定不知道,腊梅不是梅花
赠赵景贶蜡梅诗 苏轼 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 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寄物。 蜡梅诗 黄庭坚 京洛间有一种花,香气似梅亦五出。 类女工捻蜡所成,京洛人因谓蜡梅。 蜡梅 王十朋 蝶采花成蜡,还将蜡染花。 一经坡谷眼,名字压群芳。 前面的三首诗都是咏腊梅的,黄庭坚的诗中有一句颇有讲究:京洛间有一种花,香气似梅亦五出。不少人认为,蜡梅就是腊月里开的梅花,这是不准确的。根据现代的植物分类,蜡梅为樟目、腊梅科;而梅花则为蔷薇目、蔷薇科,两者从“目”一级就分道扬镳了。 从形态来看,腊梅和梅花有着天壤之别 只因两者都有一个“梅”字,都是先开花后长叶,又都具有芳香气,且都为冬春季开花,所以不少人常常误认为是同种。其实,两者的区别非常大,主要有以下几点: 1、花色不同:腊梅花以蜡黄为主,而梅花则有白、粉、深红、紫红等色。 2、花期不同:一般蜡梅在农历腊月开放,比梅花要早约2个月。 3、树冠不同:蜡梅为灌木,枝生,而且枝直立,根茎部很发达,呈块状。而梅花则为乔木,有主干,高达10米,常具枝刺,枝除直枝外,还有垂枝,树冠呈不规则圆头形。 4、叶片不同:蜡梅叶对生,近革质,长椭圆形,全缘,上表面粗糙,呈绿色,背面光滑呈灰色;而梅花叶互生,叶广卵形至卵形,长4厘米至10厘米。 5、香味不同:蜡梅是清香,香味极浓;而梅花是暗香(粉香),香味较淡。 几个问题的辨析 1、“腊梅”VS“蜡梅” “腊梅”与“蜡梅”通用,目前并没有严格区分对错,两个词其实是代表着同一个东西。 白蜡又名虫蜡,因主要在我国出产,故又称中国蜡,是白蜡虫寄生在某些植物上,由雄性白蜡虫幼虫分泌出的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动物蜡。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清初《花镜》载:蜡梅俗称腊梅,一名黄梅,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放,故有其名。 此花名称中有个“腊”字,和蜂蜡的“蜡”字相同。蜂蜡俗称黄蜡。蜡梅开黄花,原名黄梅。古籍《礼记》上说:“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古代十二月的一种祭祀就叫“蜡”。因当时岁暮为举行大祭祀之月,故农历十二月就叫蜡月。而蜡梅开于蜡月,故此得名。“蜡”字系周代所用,秦代改用“腊”字,因而蜡月和蜡梅的“蜡”字,可和“腊”字通用。所以蜡梅与腊梅,可以通用。 另据王世懋《学圃余疏》考证,在宋神宗熙宁年(~年)间,王安石曾写有咏黄梅的诗。后来,在宋哲宗元祐年间(~),一代文豪苏东坡和黄山谷,因见黄梅花似蜜蜡,遂将它命名为“蜡梅”,说它“香气似梅,类女工捻蜡所成,因谓蜡梅”。由此蜡梅名噪一时,鼎盛于京师。后来诗家在咏蜡梅诗中,常在“蜡”字上下功夫做文章。如“蝶采花成蜡,还将蜡染花”等。 2、“岁寒三友”松竹梅中的“梅”究竟是腊梅还是梅花? 有些人画的“岁寒三友”青翠欲滴,其实是不对的,岁寒三友的本意是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 究其本意,岁寒三友是指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通过前面的辨析我们可以知道腊梅的花期通常要比梅花早两个月,相对而言更耐寒。所以“岁寒三友”中的“梅”无疑是指腊梅。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yfyl/320.html
- 上一篇文章: 发现身边的中草药秦皮白蜡千滴泪,几人
- 下一篇文章: 我国32个省区市的特产,建议吃货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