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绵粉蚧

寄主:白蜡、柿树、核桃、重阳木、栾树和悬铃木等。

形态

成虫:雌虫体长4~6mm,宽2~5mm。紫褐色,椭圆形,腹面平,背面略隆起,分节明显,体表被一层薄白粉,虫体饱满。雄成虫体灰白色,体长2mm左右,翅展4~5mm。前翅透明,1条分叉的翅脉不达翅缘,后翅小棒状,腹未圆锥形,具2对白色蜡丝。

卵:卵圆形,桔黄色。若虫椭圆形,淡黄色,各体节两侧有刺状突起。

雄蛹:长椭圆形,淡黄色。茧长椭圆形,灰白色,丝质。卵囊灰白色,丝质。有长短两型:表面有3条波浪形纵棱;长椭圆形,表面无棱纹。

发生规律:

天津地区一年发生一代,3月初越冬若虫开始出囊活动,3月中下旬雄成虫开始羽化至4月中旬全部羽化完,3月下旬越冬若虫陆续进入雌成虫期,虫体逐渐膨大,到4月中下旬开始产卵,5月上旬子虫开始孵化,初孵若虫一般集中在叶背主脉两侧危害,至10月中下旬若虫陆续由叶片向枝干处转移,虫体增大具白粉,11月中旬集中结囊越冬。

防治方法:

1)检疫加强苗木检疫,以杜绝远距离传播蔓延。

2)采用改善土肥条件,增加植株抗虫能力。

3)合理修剪,使之通风透光,降低虫口密度。

4)化学防治

早春树木萌芽前,对白蜡树整株喷施石硫合剂,消灭树皮缝越冬的白蜡绵粉蚧若虫。若虫期,选用吡虫啉、苦参碱、蚧螨灵等药剂对发生部位进行喷雾,一定要喷匀喷透,正反面喷到。

5)保护天敌。

特别提醒

目前,白蜡绵粉蚧卵已孵化,初孵若虫爬至叶片背面沿叶脉栖息,刺吸叶片汁液,叶面呈现黄白色斑点,当前正值其防治适期,务必抓紧喷洒吡虫啉、苦参碱、蚧螨灵等防治,喷药时注意喷洒叶片背面和小枝,均匀周到。

继续学习,保持进步,欢迎光临泰达园林植保

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bailaa.com/cblxgpw/7624.html